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徵君过访》
《黄徵君过访》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江楚名儒不姓庞,云山次第到湘江。

石头路滑苍苔遍,螺髻春深烟树降。

看竹最宜风满座,闻花应爱鸟窥窗。

灰心更有诗囊在,荒院留题韵自将。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黄徵君来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雅士间的深厚情谊与自然美景的和谐交融。首联“江楚名儒不姓庞,云山次第到湘江”以夸张的手法,点出黄徵君虽非庞姓,却如同江楚名儒一般,其风范与才学令人敬仰,仿佛云山之景次第铺展至湘江边,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石头路滑苍苔遍,螺髻春深烟树降”则转向对环境的描写,石头路上滑腻的青苔,映衬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远处的烟树仿佛螺髻般错落有致,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宁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喻了黄徵君来访时环境的清幽与雅致。

颈联“看竹最宜风满座,闻花应爱鸟窥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看竹”和“闻花”的情景,表达了与黄徵君相会时的愉悦与惬意。竹林中微风拂面,花香四溢,鸟儿轻盈地窥视着窗内的情景,这些细节无不体现出主人待客之诚挚与环境之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文人之间交流的默契与情趣。

尾联“灰心更有诗囊在,荒院留题韵自将”则以黄徵君的随身物品——诗囊为线索,暗示了他不仅带来了诗才与智慧,更带来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即使身处荒院,他也能留下自己的诗篇,展现了一种不为外物所拘束的自由精神与高洁品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徵君来访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自然美景的和谐之美以及诗人自我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南歌子·其三赵叔全生日

扇里薰风细,壶中化日长。榴花高下照红妆。

花外云飞馥郁、水沈香。新竹轻储粉,流莺巧弄簧。

不知何处是华阳。应有千年白李、荐霞觞。

(0)

秀亭秋怀十五首·其六

宣父老于行,苦辛定六艺。

至今峨冕旒,万国奉蒸祭。

当时困在陈,粒粟不能致。

宰割诸侯王,重瞳气盖世。

烧纪不啻虱,烹周仅若彘。

焉知千金首,乃为马童利。

此口酒可浇,是事可以置。

(0)

读旅闷诗再赋

身心喜自如,贲趾出无车。

官职休停后,田园废荡馀。

宁从若敖馁,不奉子公书。

折槛今烟草,朱云气未舒。

(0)

思家五首·其三

世道骎骎似可咍,多年吾已似衔枚。

品题已定门人叛,议论方公敌国来。

瓦砾敢侔珠玉价,茅茨谁办栋梁材。

渊明归去庐山下,未少黄花酒一杯。

(0)

句·其六

去年曾折处,今日又垂条。

(0)

八拍蛮

翠袖笼香醒宿酒,银瓶汲水瀹新茶。

几处杜鹃啼暮雨,来禽空老一春花。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