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珠寺二首·其一》
《海珠寺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涛心涌出梵王宫,蜃气溟溟露瑞容。

四面波澜摇画壁,一城笳鼓杂晨钟。

海上乾坤成殿阁,檐前风雨吼蛟龙。

自从宋代开忠简,回首厓门烟雾重。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海珠寺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氛围。首句“涛心涌出梵王宫”,以“涛心”起笔,生动地展现了海浪翻腾中仿佛梵宫自波心涌现的情景,既突出了海珠寺临海而建的独特位置,又赋予了寺庙一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感。次句“蜃气溟溟露瑞容”,通过“蜃气”(海市蜃楼)的虚幻景象,映衬出海珠寺在晨光中显露的祥瑞之气,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圣与庄严。

接着,“四面波澜摇画壁,一城笳鼓杂晨钟”两句,将视线从海面转向寺内,描绘了海珠寺周围波光粼粼、画壁摇曳的景象,以及城中传来的笳鼓声与晨钟的和谐交织,展现了寺庙与外界的交融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寺庙在地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海上乾坤成殿阁,檐前风雨吼蛟龙”则将视角提升至更广阔的天地,海上的天地如同宫殿般壮观,檐前的风雨仿佛蛟龙的咆哮,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气势,也暗喻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以及海珠寺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地位。

最后,“自从宋代开忠简,回首厓门烟雾重”两句,以历史人物“忠简”(宋代名臣李纲)的典故,表达了对海珠寺悠久历史的追忆与感慨,同时“厓门烟雾重”则可能象征着历史的沉思与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使得整首诗在描绘现实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海珠寺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松江舟中守岁·其二

诘朝半九十,岂曰日迟迟。

屈指数迷误,虽悔安可追。

挈眷远坟墓,就食韩江涯。

岁杪隔团圞,倚闾慰何时。

书来报幼子,思爷食不肥。

况念居与行,豫为新岁悲。

堂堂岁弃我,弃我亦何辞。

汝年已非壮,又增慈母衰。

(0)

秋雨偶然作·其二

芳川绕湘漓,大山耸峨岷。

晴天望不见,况兹晦冥辰。

望之夫何为,中有平生亲。

桂椒实同性,枞桧但异身。

萧樛阅岁序,结轖怀远人。

蓄疑无以析,含意不得申。

何当策乘驵,万里通双轮。

(0)

吴兴道中

二月苕溪水浸矶,舟行终日漾清晖。

红深杜牧寻春路,绿上元真钓雨衣。

西塞山前鱼正美,东林寺里鹤应归。

何时却许浮家住,卧听渔歌无是非。

(0)

分经台

千古鸿文归选手,危楼百尺昔传萧。

偶来净域分经卷,又见高台接斗杓。

贝叶一编参上座,烟花三月话南朝。

祇今古寺空山里,梵呗钟声自暮朝。

(0)

山中杂诗·其一

螺鬟何窈窕,晓雾遮其容。

如见李夫人,深坐绡帐中。

又若腾骏马,蹴踏迷风騣。

真面自可寻,毋畏群阴攻。

天光夙变幻,顷刻朝暾红。

目翳亦豁然,了了金芙蓉。

(0)

寄妹

燕山怅望雁南飞,客舍频年忆令晖。

别久祇惊时节换,路长定讶信音稀。

大罗有梦身空到,上药无成计屡非。

何日故园同剪烛,七丝湘水夜深挥。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