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壑出层巅,吴山玉槛前。
明霞飞碧浪,片黛涌青天。
茶磨观音石,梅湾白雀泉。
潜夫如已著,何待乞归田。
架壑出层巅,吴山玉槛前。
明霞飞碧浪,片黛涌青天。
茶磨观音石,梅湾白雀泉。
潜夫如已著,何待乞归田。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以“架壑出层巅”开篇,勾勒出山峰从山谷中拔地而起的雄伟景象。接着,“吴山玉槛前”一句,将视线引向了远方的吴山,仿佛那里的栏杆都是由玉石制成,增添了画面的华贵与神秘感。
“明霞飞碧浪,片黛涌青天”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色彩对比,描绘了天空中云霞飞舞,碧波荡漾的景象,同时又以“片黛”形容远处山峦的轮廓,与“青天”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画面。
“茶磨观音石,梅湾白雀泉”则将笔触转向了具体的景物,通过“茶磨”和“白雀泉”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融入了人文气息,暗示了此处可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故事。
最后,“潜夫如已著,何待乞归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庐山俯长江,秀色摩青天。
招提选胜地,好景相属连。
东林最幽旷,殿阁含飞烟。
馨香满天下,无如远公莲。
社客方散后,零落七百年。
之人远同调,绿绮非丝弦。
不可倾耳授,但许心相传。
迷津苦难渡,人以师为船。
法鼓忽雷震,此事非偶然。
何时穿蜡屐,问法浮云边。
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
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
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
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
素柰亦足拟,红杏宁相加。
世但贵丹药,夭艳资骄奢。
歌管绕庭槛,玩赏成矜誇。
倘或求美材,为尔长所嗟。
云无心出岫。游戏间、声名掀揭宇宙。红尘事看透。
任高官惟有,鹤随诗瘦。溪山如绣。
小轩亭、篘新话旧。
想时时,梦到家林,但未有归时候。知否。
分明世界,多少经纶,莫轻回首。平生抱负。
金銮殿,有新奏。
便相扶君相,从头做去,他又谁能出手。
看明年、此日传宣,赐酴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