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董左丞二首·其一》
《送董左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帝眷东南用正人,角巾归第请何频。

相公久矣倦台鼎,故国依然倚世臣。

霖雨合归天上作,忠言须造榻前陈。

丈夫出处非徒尔,四海安危寄一身。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的《送董左丞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董左丞的深厚敬意与不舍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首句“帝眷东南用正人”,点明了董左丞在东南地区为朝廷效力,担任重要职务,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和信任。接着,“角巾归第请何频”描绘了董左丞在官场上的忙碌与辛劳,以及他渴望回归家庭、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这种矛盾的情感,既体现了官场的严酷,也展现了人性的柔软一面。

“相公久矣倦台鼎,故国依然倚世臣”两句,通过对比相公(即董左丞)对官场的厌倦与国家对他的依赖,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董左丞渴望摆脱官场的束缚,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安宁;另一方面,国家却离不开他的智慧与才能,对他有着深深的依赖。

“霖雨合归天上作,忠言须造榻前陈”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董左丞的期待与敬仰。希望他在离开官场后,能继续以天降甘霖般的智慧与才华,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强调了忠言的重要性,即即使在闲居之时,也不应忘记为国家出谋划策。

最后,“丈夫出处非徒尔,四海安危寄一身”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个人责任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作为有志之士,无论身处何地,都应心系国家安危,承担起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任。这不仅是对董左丞个人的期许,也是对所有为国效力人士的共同呼吁。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其六

穷阎蒿蔓膻,富屋酒肉臭。

酒肉令人肥,蒿蔓令人瘦。

欲从钟鼎食,复恐忧患构。

秦时千户侯,寂寞种瓜后。

(0)

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三首·其二

一拳打破鬼门关,一笑吐却野狐涎。

四海峥嵘龙象众,鼻头只用短绳牵。

(0)

情人怨戏效徐庾慢体三首·其一

秋水无言度,荷花称意红。

主人敬爱客,催唤出房笼。

一斛明珠曲,何时落塞鸿。

莫藏春笋手,且为剥莲蓬。

(0)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三

疏食吾犹饱,曲肱哦古今。

酒倾因好事,弦绝为知音。

妒檗长春木,争巢喧暮禽。

长怀阮校尉,北望首阳岑。

(0)

次韵寄滑州舅氏

舫斋闻有小溪山,便是壶公谪处天。

想听琐窗深夜雨,似看叶水上江船。

瞻相白马津亭路,寂寞双凫古县前。

舅氏知甥最疏懒,折腰尘土解哀怜。

(0)

次韵张昌言给事喜雨

三雨全清六合尘,诗翁喜雨句凌云。

垤漂战蚁馀追北,柱击乖龙有裂文。

减去鲜肥忧玉食,遍宗河岳起炉薰。

圣功惠我丰年食,未有涓埃可报君。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