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阔雁声遥,何人共寂寥。
青天不可问,明月若为邀。
侠士誇骑鹤,蛮奴学射雕。
平生堂下柳,聊复伴秋宵。
江阔雁声遥,何人共寂寥。
青天不可问,明月若为邀。
侠士誇骑鹤,蛮奴学射雕。
平生堂下柳,聊复伴秋宵。
这首诗描绘了江面开阔,雁鸣声远远传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感叹无人共享这份宁静,进而仰望青天,却感到无从询问宇宙的奥秘,唯有那明亮的月亮似乎能成为心灵的寄托。诗人笔下的侠士和蛮奴形象,一个骑鹤飞翔,一个模仿射雕,展现了不羁的豪情与对自由的向往。最后,诗人提及平生在堂下的柳树,它们静静地陪伴着秋夜,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自我安慰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茫茫一元化,二气乃屈伸。
万物生其间,悉含天地仁。
虎狼之父子,蜂蚁之君臣。
雎鸠之夫妇,鸿雁之主宾。
物且具人性,愧此蚩蚩民。
谁知禽与兽,亦能出其伦。
禽中则有凤,兽中亦有麟。
人而反乎此,焉用名为人。
平明出门去,驱车升上头。
岚光青可掬,山色翠如流。
黄莺鸣远树,白云起深湫。
莲宫日辉辉,松观风飕飕。
猿吟窥果熟,鹿眠藉莎柔。
因怜尘世浊,翻爱山中幽。
蓬壶阻东海,羽人在丹丘。
安得驭飞凤,万里恣遨游。
碧云天末寒风起,吹乱宾鸿不成字。
远道音书那得闻,伤心滴尽相思泪。
泪痕界破腮上红,一点灵犀不可通。
惊破绿窗蝴蝶梦,月明砧杵闻丁东。
玉关此去三千里,离恨又从今日始。
自怜不及江上莲,两两红衣并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