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丁端叔岁晚书怀韵》
《和丁端叔岁晚书怀韵》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来涂蓝缕雪埋人,三百于今又六旬。

奏课定应书下下,班春聊复喜津津。

馀蔬被壤农亡恙,茂草连扉盗自新。

曳杖鹿头时极目,炊烟齐起两州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īngduānshūsuìwǎnshū怀huáiyùn
sòng / chénliáng

láilánmáirénsānbǎijīnyòuliùxún

zòudìngyìngshūxiàxiàbānchūnliáojīnjīn

shūbèirǎngnóngwángyàngmàocǎoliánfēidàoxīn

zhàng鹿tóushíchuīyānliǎngzhōumín

注释
蓝缕:形容霜雪覆盖的样子。
六旬:六十岁,指半百。
奏课:朝廷的奏章或官员的工作汇报。
班春:春天来临,新学期或新年开始。
盗自新:盗贼改过自新。
曳杖:拄杖而行。
两州民:指两个州的民众。
翻译
披着霜雪的蓝缕覆盖着沉睡的人们,三百年的岁月如今已过半百。
每日的奏章必定记录下重重困难,春天的到来让人暂时忘却忧虑。
剩余的蔬菜滋养着土壤,农民无病无灾,茂盛的草木环绕着门户,盗贼也自我革新。
我持杖漫步,时常远眺鹿头山,两州的炊烟同时升起,百姓生活安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来涂蓝缕雪埋人”形象地写出道路积雪覆盖,行人艰难前行的情景,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次句“三百于今又六旬”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六旬之龄已过半,时光匆匆。

“奏课定应书下下”暗指诗人官场上的表现,可能成绩不佳,但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在春天到来之际,以“班春聊复喜津津”表达对新春的喜悦,体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接下来,“余蔬被壤农亡恙”描述了农民们耕作的场景,蔬菜生长良好,显示出农事的繁荣,也寓含着对民生稳定的欣慰。

“茂草连扉盗自新”进一步描绘环境的变化,盗贼活动减少,社会安宁,人们生活有了新的开始。最后两句“曳杖鹿头时极目,炊烟齐起两州民”,诗人悠然地漫步,远望炊烟袅袅升起,象征着两州百姓的安居乐业,画面温馨而祥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体现了宋代理学家陈傅良的士大夫情怀。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堂联

说甚功名,只免得三年一考;

有何体面,倒少了四两八钱。

(0)

去年此日·其二

去岁今宵见早梅,暗香连夕未全开。

曾经玉笛频吹后,并蒂枝头带子来。

(0)

倒押骏孙寄调十绝句寄调骏孙·其六

燕山雪后倦游人,又见江南柳色新。

红袖殷勤别时泪,不堪重洒客衣尘。

(0)

倒押骏孙寄调十绝句寄调骏孙·其四

二月宫莺三月花,年年裘马客京华。

无端杜宇催归早,非是狂夫不忆家。

(0)

诗社分赋十绝句·其二虫书

空庭败叶下春风,剥?回环迹转工。

笑煞草玄头白老,翻将奇字学雕虫。

(0)

然明叔父以金钱花一本见贻戏占绝句·其三

落红满砌拾遗钿,邻女偷看到槛前。

不为朱颜惜零落,暗将心事卜金钱。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