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和烟覆矮墙,一间茅屋野茫茫。
居人不唾刘郎僣,犹把亭名号御庄。
白草和烟覆矮墙,一间茅屋野茫茫。
居人不唾刘郎僣,犹把亭名号御庄。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阜城南门过御庄铺乃刘豫始生之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历史感的画面。首句“白草和烟覆矮墙”,以白草与炊烟交织,暗示出乡村的恬静生活,矮墙则增添了朴素的田园气息。接着,“一间茅屋野茫茫”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开阔景象,茅屋虽简陋,却映衬出自然环境的辽阔无垠。
诗人提到“居人不唾刘郎僣”,这里的“刘郎”指的是刘豫,历史上的人物,可能指其曾在此地有过劣迹。然而,当地人并未因此鄙视,反而“犹把亭名号御庄”,保留了亭子的名字,似乎在尊重这个地方的历史,尽管它与刘豫有关。这体现了民间对于历史人物和地方传统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过去的某种宽容和接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既展示了自然风光,又融入了历史典故,展现出作者对地方风土人情的独特见解。
悄然孤松夜,不起虚堂声。
凄从主人心,飙籁含琼鸣。
空涛洗白月,天地呈漻清。
有言不为秋,焉能爽神明。
有文不为金,焉能铿华英。
君子壁四陲,永世刊俗情。
镫光艳红花,波浪沄沄生。
素琴虽未张,可以听和平。
君如买宅皋亭住,须种梅花三百树。
树里茅堂树外桥,杖策寒香袭衣屦。
春残叶大转阴浓,雨过苔黏更盘互。
邻叟来传补竹方,幽禽唤与寻山路。
烟钟际暝答村春,渔火沿流破溪雾。
眼前好景画难真,身外良图计非误。
瓜皮艇小载琴来,相访柴门月初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