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宿火起炉烟,留得馀香伴夜禅。
落尽碧桃春不管,东风却放柳飞绵。
拨开宿火起炉烟,留得馀香伴夜禅。
落尽碧桃春不管,东风却放柳飞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拨开宿火起炉烟"一句,以动作开始,表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点燃炉火取暖的情景。"宿火"指的是残留的火种,它蕴含着时间的流逝和温度的消退,而"拨开"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干预,通过这种动作,诗人似乎在唤醒某种记忆或者情感。
紧接着的"留得馀香伴夜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馀香"可能指的是炉火中散发出来的香气,也可能是对内心所保留的情感或回忆的一种比喻。而"伴夜禅"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
下一句"落尽碧桃春不管",转换了画面,从室内的温暖转向自然界的变迁。"碧桃"通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落尽"则意味着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这里的"春不管"表达了一种对外在世界变化的漠然,诗人似乎已经超越了对世俗美好的追求。
最后一句"东风却放柳飞绵"则以轻柔的笔触描摹出春天的景象。"东风"常常与生机和温暖联系在一起,而"却放"表达了一种不强迫自然、顺其自然的情怀。"柳飞绵"则是对春日里柳絮飞舞景象的细腻描写,既有动感,也充满了柔美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室内外部景色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自然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将置酒,思悲翁。使君去,出城东。麦渐渐,雉子斑。
槐阴阴,到潼关。骑连连,车迟迟。心中悲,宋又远。
周间之,南淮夷。东齐儿,碎碎织练与素丝。
游人贾客信难持,五谷前熟方可为。
下车闭閤君当思,天子当殿俨衣裳。
大官尚食陈羽觞,彤庭散绶垂鸣珰。
黄纸诏书出东厢,轻纨叠绮烂生光。
宗室子弟君最贤,分忧当为百辟先。
布衣一言相为死,何况圣主恩如天。
鸾声哕哕鲁侯旂,明年上计朝京师。
须忆今日斗酒别,慎勿富贵忘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