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南云度塞鸿,秋容无迹淡平空。
人间玉岭清宵月,天上银河白昼风。
潘赋登山魂易断,楚歌遗佩怨何穷。
往来未若奇张翰,欲鲙霜鲸碧海东。
千里南云度塞鸿,秋容无迹淡平空。
人间玉岭清宵月,天上银河白昼风。
潘赋登山魂易断,楚歌遗佩怨何穷。
往来未若奇张翰,欲鲙霜鲸碧海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怀古幽深的意境。开篇“千里南云度塞鸿,秋容无迹淡平空”写出了诗人对遥远天际云海的观察,那些飞翔于边塞之上的大雁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秋日的面容却是那么的平淡,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种描写给人以一种宁静与空旷的感觉。
接着“人间玉岭清宵月,天上银河白昼风”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的人间和天空,玉岭之下的清辉月光与天上的银河相映成趣,白日中的风更显得神秘莫测。这里的对比强调了人间与天上美景的不同,却又在诗人的笔下达到了某种统一。
中间两句“潘赋登山魂易断,楚歌遗佩怨何穷”则带入了历史文化的元素。潘岳的《登鹳雀楼》和楚辞的遗佩皆是古代文人表达怀古之情的著名篇章。诗人通过这些文化符号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思念。
最后两句“往来未若奇张翰,欲鲙霜鲸碧海东”则是一个转折点,诗人提到了奇字辈的张翰,但却说往来之间没有达到张翰那样的境界。这里的“欲鲙霜鲸碧海东”可能是表达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更高境界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超凡脱俗的情感体验。
大江以东非生缘,大江以西非受经。
行脚见宋朝三十七员恶知识,末后撞入天童布丝网里。
折倒平生,视佛祖若大寇雠,视衲僧若大冤憎。
五处住山,百无一能。无补宗教,不上传灯。
效尤佛照授秀岩之法席,鲁山其克荷负,而道德深愧乎五宿观堂之老僧。
谁费丹青,点涴太清。
只好钓雪矶头,终朝笑看远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