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下玉楼。
十二金钗颠倒插,不风流处也风流。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下玉楼。
十二金钗颠倒插,不风流处也风流。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历史上的美女形象,西施与杨贵妃,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她们的美丽与娇媚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下玉楼”两句,分别将西施比作离开天宫的仙女,杨贵妃比作从琼楼玉宇中走下的佳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们超凡脱俗的美貌。
接着,“十二金钗颠倒插”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古代女子佩戴金钗的习俗,通过“颠倒插”的动作,不仅描绘出一种独特的美感,也暗示了一种打破常规、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而“不风流处也风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即使在看似平凡或非传统的情境中,也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风流韵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想象性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由、个性解放的向往。
忆昔怅有违,平湖拍天涨。
公乘美满风,乘兴破巨浪。
我归茅屋底,念切情惝恍。
中间忽抱瘵,此病最无妄。
伏枕辞鸣蝉,秋风吹倚杖。
缅怀醉夷门,啸咏真惬当。
颇复持漫刺,曳裾谒丞相。
曩者金石交,为子倾家酿。
肤清神更清,年壮思亦壮。
兰台要给札,抒写不流宕。
谠言动主意,湛思慰人望。
归帆拂五老,停舻当叠嶂。
不忘茗果期,烟扉聊一访。
斯人今何在,古冢号寒木。
简编漫遗言,风采不可复。
龙眠真伟人,千载识高躅。
神交入心匠,醉墨烂盈幅。
萧然出尘意,岂独旧眉目。
仲容还好事,收拾珍笥椟。
世人浑未见,惠然投我欲。
乘田元不耻,折腰亦何辱。
行藏固有在,今昔岂余独。
新诗第甲乙,三径森松菊。
少陵曾未知,浪疑公避俗。
我生痴钝杀,野性等麋鹿。
长恐探道浅,轻比抵鹊玉。
人生适意耳,何苦自羁束。
低头拜公像,尘土方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