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台人去无踪,空馀绿树连天表。
瑶京路远,缑山夜永,离愁萦绕。
露咽玄蝉,霜栖白鹤,月寒烟袅。
想孤鸾舞罢,碧桃花尽,长是怨多欢少。
梦里軿车过处,见苍梧、九峰青小。
脩篁染泪,沧江流恨,年年不了。
广莫风悲,昭华玉冷,声沉云杪,又扶桑、日上靡蓱光散,蓬池春晓。
秦台人去无踪,空馀绿树连天表。
瑶京路远,缑山夜永,离愁萦绕。
露咽玄蝉,霜栖白鹤,月寒烟袅。
想孤鸾舞罢,碧桃花尽,长是怨多欢少。
梦里軿车过处,见苍梧、九峰青小。
脩篁染泪,沧江流恨,年年不了。
广莫风悲,昭华玉冷,声沉云杪,又扶桑、日上靡蓱光散,蓬池春晓。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水龙吟·次韵和陈均从吹箫曲》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开篇以秦台的空寂为背景,绿树连天,暗示了往昔繁华已逝,只剩孤独与怀念。接着,诗人通过“瑶京路远”、“缑山夜永”表达了对远方京城的思念和离愁的绵长。夜晚的蝉鸣、鹤栖、月色和烟霭,增添了凄清的氛围,孤鸾独舞与桃花凋零,寓言了主人公内心的哀怨多于欢乐。
梦境中,诗人见到苍梧九峰的青翠,以及修竹染泪、沧江流恨的画面,展现了无尽的相思之情。广漠的风声、冷冽的玉音,更显悲凉。最后,诗人借扶桑日出的景象,寓意时光流转,但心中的遗憾和愁绪却年复一年无法消解,直到蓬池春晓,依然余音缭绕。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和难以排遣的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