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灞池二首·其一》
《题灞池二首·其一》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0)
注释
腰镰:腰间挂着镰刀,指准备劳作的样子。
东园:东边的菜园。
刈:割取。
秋韭:秋天的韭菜。
世事:世间的事情,红尘俗务。
不复论:不再讨论,不想再提。
悲歌:悲伤的歌声或吟唱。
樵叟:砍柴的老翁。
翻译
拿着镰刀想要去哪里?到东边菜园割取秋韭菜。
世间琐事不再谈论,悲伤地唱着歌与砍柴老翁应和。
鉴赏

这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作品《题灞桥二首(其一)》中的诗句。诗中“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腰镰"指的是收割谷物用的工具,"东园"则是指诗人所在的地方。这两句通过描绘农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复返的无奈与怀旧。

接着,“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世事不复论"意味着诗人对过去的一切都不再去追忆和讨论,而是选择了放下;“悲歌和樵叟”则是说尽管心中充满悲伤,但诗人还是决定以歌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樵夫(即打柴的人)一同高声歌唱。

整体而言,这句诗通过对农事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往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无常时的心境。王昌龄以其独特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简短的几句话中,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画面。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始生日对雪有怀故园梅花

故园为别两经春,瘦影寒香入梦频。

晏岁壶觞空对雪,一时红紫漫随尘。

赓酬有约当何日,供奉无闻愧此身。

山下短檐脩竹里,花神应笑未归人。

(0)

苏墨亭

苏墨亭前七回过,春水茫茫懒收舵。

公输门下难为工,纵有新诗不成和。

高秋水落百步洪,登亭如见苏长公。

大书深刻十六字,横姿逸态生长风。

黄楼东来水如注,野僧山人旧知遇。

石濑溅溅月满天,彷佛当时夜游处。

题名一去不复还,风雨剥落莓苔斑。

水神渊客那敢閟,至宝有日归人间。

行河郎官访遗迹,摩挲爱此羊公石。

百夫舁出泥沙中,榻本相传惊再得。

风流太守惠政多,筑堤两岸高嵯峨。

由来物与人交重,墨妙纷纷知奈何。

(0)

病中斋居兼谢西涯学士见过

倚榻萧然不出门,坐听宫漏几黄昏。

暑留巾袜斋心惯,病却茶瓜药禁存。

竹简有情时共阅,楸枰无偶但空扪。

故人秉烛能相访,踏破閒阶碧藓痕。

(0)

南京户部尚书三山黄公哀挽

幸承恩渥许还山,便遣悲声彻帝关。

六帙光阴销鹤算,四朝勋业重鹓班。

归装只有图书刻,遗像空留剑佩颜。

名与庆源应不竭,七闽流水共潺潺。

(0)

斋所谢定西侯惠巴茶

元戎斋祓近青坊,分得新茶带酪香。

雪乳味调金鼎厚,松涛声泻玉壶长。

甘于马湩疑通谱,清让龙团别制方。

吟吻渴消春昼永,愧无裁答付奚囊。

(0)

蒲窗清隐为蔡德馨赋·其一

石发森森照水寒,绿云摇动紫瑛盘。

归来不道清如许,疑在君家画里看。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