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这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作品《题灞桥二首(其一)》中的诗句。诗中“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腰镰"指的是收割谷物用的工具,"东园"则是指诗人所在的地方。这两句通过描绘农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复返的无奈与怀旧。
接着,“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世事不复论"意味着诗人对过去的一切都不再去追忆和讨论,而是选择了放下;“悲歌和樵叟”则是说尽管心中充满悲伤,但诗人还是决定以歌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樵夫(即打柴的人)一同高声歌唱。
整体而言,这句诗通过对农事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往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无常时的心境。王昌龄以其独特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简短的几句话中,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画面。
苏墨亭前七回过,春水茫茫懒收舵。
公输门下难为工,纵有新诗不成和。
高秋水落百步洪,登亭如见苏长公。
大书深刻十六字,横姿逸态生长风。
黄楼东来水如注,野僧山人旧知遇。
石濑溅溅月满天,彷佛当时夜游处。
题名一去不复还,风雨剥落莓苔斑。
水神渊客那敢閟,至宝有日归人间。
行河郎官访遗迹,摩挲爱此羊公石。
百夫舁出泥沙中,榻本相传惊再得。
风流太守惠政多,筑堤两岸高嵯峨。
由来物与人交重,墨妙纷纷知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