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墨亭》
《苏墨亭》全文
明 / 程敏政   形式: 古风

苏墨亭前七回过,春水茫茫懒收舵。

公输门下难为工,纵有新诗不成和。

高秋水落百步洪,登亭如见苏长公。

大书深刻十六字,横姿逸态生长风。

黄楼东来水如注,野僧山人旧知遇。

石濑溅溅月满天,彷佛当时夜游处。

题名一去不复还,风雨剥落莓苔斑。

水神渊客那敢閟,至宝有日归人间。

行河郎官访遗迹,摩挲爱此羊公石。

百夫舁出泥沙中,榻本相传惊再得。

风流太守惠政多,筑堤两岸高嵯峨。

由来物与人交重,墨妙纷纷知奈何。

(0)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苏墨亭》描绘了诗人多次造访苏墨亭的感慨与所见。首联写诗人频繁经过亭子,面对春水浩渺不愿离去,暗示对亭子的深深喜爱。次联以“公输门下难为工”暗指技艺难以超越,表达对先贤苏轼的敬仰,感叹自己无法写出相和之诗。

接下来,诗人通过“高秋水落”场景,想象苏轼当年的风采,仿佛能见到他的身影。十六字的石刻书法被赞美为横姿逸态,充满生命力。诗人又提及黄楼东来的流水,以及与野僧山人的旧时交往,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题名一去不复还”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风雨侵蚀下的石碑斑驳,但水神和渊客仍守护着珍贵的文化遗产。行河郎官来访,对羊公石的珍视和发现,体现了人们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最后,诗人赞扬太守的惠政和对墨亭的保护,堤岸的巍峨与墨迹的繁多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人与物交相辉映的感慨,以及对墨宝流传人间的期待。

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苏墨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对艺术传承的思考。

作者介绍
程敏政

程敏政
朝代:明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猜你喜欢

行宫西门

翠华东幸缔和盟,从此君王罢北征。

宿卫周庐无处所,野人畦菜傍宫城。

(0)

次韵阎学士靖轩赠受益山居二首·其一

十里方诸影绿鬟,空濛潋滟一窗间。

天河不洗读书眼,未可同君上此山。

(0)

五月二夜闻雨大□□日至杭

□凉唤起酒醒人,听雨更阑得句新。

儿子远来作生□,□□□十六年身。

(0)

六丑

看流莺度柳,似急响、金梭飞掷。

护巢占泥,翩翩飞燕翼。昨梦前迹。

暗数欢娱处,艳花幽草,纵冶游南国。

芳心荡漾如波泽。系马青门,停车紫陌。

年华转头堪惜。奈离襟别袂,容易疏隔。人间春寂。

谩云容暮碧。远水沈双鲤、无信息。天涯渐老羁客。

叹良宵漏断,独眠愁极。吴霜皎、半侵华帻。

谁复省十载,匀香晕粉,髻倾鬟侧。

相思意、不离潮汐。想旧家、接酒巡歌计,今难再得。

(0)

郡斋水阁闲书.推琴

点点新萍帖水,濛濛乱絮萦风。

尽日推琴默坐,有人池上亭中。

(0)

东谷茅斋

野径转深密,静无车马痕。

松花金粉堕,苔叶翠茸翻。

虫鸟春音杂,烟云晚色昏。

俗尘何处入,长是掩溪门。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