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常弥宇宙,惟孝为至德。
慨世巧趋避,灵府尽茅塞。
表表叔先雄,伤父尸未得。
矢志殉中流,号泣废寝食。
岂无弟与夫,永诀良恻恻。
亦有子与女,割爱靡姑息。
梦告后六日,同浮江之侧。
鬼神为呵护,蛟龙为藏匿。
大节光天壤,丰碑彰奇特。
纲常弥宇宙,惟孝为至德。
慨世巧趋避,灵府尽茅塞。
表表叔先雄,伤父尸未得。
矢志殉中流,号泣废寝食。
岂无弟与夫,永诀良恻恻。
亦有子与女,割爱靡姑息。
梦告后六日,同浮江之侧。
鬼神为呵护,蛟龙为藏匿。
大节光天壤,丰碑彰奇特。
这首清代孔祥淑的《读史(其八)》以儒家伦理纲常为主题,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诗中批评了世间之人过于机巧,忽视了对孝道的坚守,而主人公的叔父却展现出高尚的品德,为了未能收殓父亲的遗体,他决心在激流中牺牲,表现出深深的悲痛和责任感。他的家人,包括弟弟、妻子和儿女,也愿意割舍亲情,一同面对困难,甚至在梦中预感到六日后的情景,显示出家族的团结和坚韧。
诗中通过描绘这一系列感人至深的场景,赞扬了主人公的大节,认为他们的行为照亮了天地,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和道德的力量。整体上,这首诗是对孝道和忠诚的赞美,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不但行吟又卧披,掩编因有感于斯。
竞为蛙蚓号鸣态,乌睹龙鸾夭矫姿。
损挹嫌人称大好,琢磨容我指微疵。
自惭学识非匡鼎,安敢陪君共说诗。
千载枯槎无主名,才翁子晦各偷撑。
分明博望升天诉,不许人间别姓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