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求适意,池上得清飙。
稍稍斜回楫,时时一度桥。
水光壁际动,山影浪中摇。
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林间求适意,池上得清飙。
稍稍斜回楫,时时一度桥。
水光壁际动,山影浪中摇。
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愉悦。诗中“林间求适意”表达了诗人寻找心灵寄托之地的愿望,而“池上得清飙”则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的境界。
“稍稍斜回楫,时时一度桥”这两句通过对船只和桥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行走在山水间的体验,以及对自然景观细微变化的感受。船在水面上轻轻移动,偶尔经过一座小桥,这种场景不仅美化了周围环境,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是宁静和从容的。
“水光壁际动,山影浪中摇”两句则通过对水光与山影变化的描绘,捕捉到了自然界在光线作用下的生动景象。这种细腻入微的观察表明诗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神仙境界的一种向往。这里的“李元礼”可能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或是朋友,而“神仙何处要”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脱俗生活状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清净、高雅生活理想的意境。
秋浦齐山寺,峰峦楚楚长。
岩根堆雁塔,溪角架虹梁。
雨过闻幽磬,云开见上方。
苔侵石磴滑,花拥洞门香。
禅客探玄切,骚人觅句忙。
汲泉寒井废,观郡古楼荒。
白鸟巢危树,孤猿叫断冈。
碑珉黄阁相,诗板紫薇郎。
踪迹依稀在,文章大半亡。
登临正吟赏,惆怅见斜阳。
梅英弄粉。尚浅寒、腊雪消未尽。
布彩箔、层楼高下,灯火万点,金莲相照映。
香径纵横,听画鼓、声声随步紧。
渐霄汉无云,月华如水,夜久露清风迅。
轻车趁马,微尘杂雾,带晓色、绮罗生润。
花阴下、瞥见仍回,但时闻、笑音中香阵阵。
奈酒阑人困。残漏里、年年馀恨。
归来沈醉何处,一片笙歌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