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瑞宫·其三》
《龙瑞宫·其三》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未必时人识面频,偶然踪迹似逃秦。

重来洞府青春晚,一树桃花犬吠人。

(0)
翻译
未必当时的人常常能认出我
偶尔的行踪就像逃离秦国一样
注释
时人:当时的人。
识面:认出。
频:常常。
踪迹:行踪。
逃秦:逃离秦国(这里可能比喻远离尘世或避世隐居)。
重来:再次来到。
洞府:山洞或者隐居的地方。
青春晚:指年华已晚,可能是指年龄大了。
一树桃花:满树盛开的桃花。
犬吠人:狗叫着迎接人,表示有人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未必时人识面频,偶然踪迹似逃秦"表达了诗人不愿意过多地与世间往来,只是在必要时才偶尔露面,甚至这种行为也让人联想起古代那些为了避战乱而隐居的人物。"重来洞府青春晚,一树桃花犬吠人"则描绘了诗人再次回到他所钟爱的山林之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但仍然沉醉于大自然的美好之中,那一树盛开的桃花和偶尔出现的犬吠声,是诗人隐逸生活中的点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漠,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切情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难留的感慨,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内心的宁静和坚守自己的隐逸理想。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本宁谈蜀中用兵后和二首·其一

夔子当年国,明妃此夕村。

温泉通海窟,石壁镇江门。

野哭知谁氏,年饥守故原。

啼乌声未歇,犹和断肠猿。

(0)

读杨太宰诗有感二首·其二

拙宦终无补,浮荣空自怜。

承明难谒帝,中夜苦忧天。

受赏何颜色,蒙恩忆岁年。

将辞燕市月,归向汶阳田。

(0)

四忆诗四首·其四

忆昔在武当,山中多道侣。

冒雪陟危峰,携筇凌险阻。

别来已五年,飘飘一羁旅。

登高望汉水,潇湘迷楚墅。

欲赠以金丹,叹息独延伫。

(0)

北征道中四篇·其三

四望茫茫,原隰禋禋。乱江涉淮,云戾徐土。

我授我衣,复越齐鲁。家鲜担储,忧我父母。

(0)

江上三峰歌

白龙夭矫鲛绡薄,鳌呿夜掣东溟若。

海上仙人醉露桃,梦翻三点岚光落。

珊瑚支拄鱼眼红,皱波髻挽淋漓风。

琅缥岛藏翠寒滴,鹤翎洒影青围中。

嵌空倒镜扶桑户,锦扈嘶春香玉庄。

石上曾孙开竹书,菱花飘入晴空雨。

曾孙钓海深濡踝,叹世酸眸叶黄慎。

书中伯玉术不朽,回首纶竿系左肘。

(0)

美人临镜

薤叶依稀印,香绳取次松。

睡眸犹少力,酒晕不销浓。

髻就山争出,眉成月又重。

若非形与影,未必肯相容。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