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花阴.咏自鸣钟》
《醉花阴.咏自鸣钟》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词  词牌: 醉花阴

轧轧声中昏又晓。暗运机关巧。

帘幕寂无人,忽听叮咚,幽梦惊回悄。

金针镇日冰轮绕。旋转何时了。

莫道不销魂,听取声声,只是催人老。

(0)
鉴赏

这首《醉花阴·咏自鸣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鸣钟的声音与它所蕴含的时光流转之感。诗中运用了“轧轧”、“叮咚”等拟声词,生动地展现了自鸣钟运转时的声响,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充满时间韵律的世界。

“轧轧声中昏又晓”,开篇即以自鸣钟的运作之声贯穿昼夜更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接下来,“暗运机关巧”一句,赞美了自鸣钟内部精密的机械构造,巧妙地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的智慧结合在一起。

“帘幕寂无人,忽听叮咚,幽梦惊回悄。”这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自鸣钟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唤醒了主人公的梦境,使得原本沉睡的心灵得以短暂的觉醒与思考。

“金针镇日冰轮绕,旋转何时了。”这里将自鸣钟的指针比作“金针”,并将其比喻为“冰轮”,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如同月亮般周而复始,永不停歇。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反思。

最后,“莫道不销魂,听取声声,只是催人老。”这句诗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与哀愁。即使不直接面对时间的流逝,自鸣钟的声音也足以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催促着人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鸣钟声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还蕴含了对自然规律与人类智慧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送葛谦问·其九

莫唱阳关堕泪声,一杯相属已酸辛。

丈夫感慨犹如此,应有偷弹玉箸人。

(0)

和胡端约岩桂六首·其一

万妃蕊佩影珊珊,沉水薰肌栗玉颜。

曾记广寒宫里见,谁移仙种下人间。

(0)

平山堂

平山堂上略从容,笑拍栏干万事空。

因念醉翁行乐地,不知还又几春风。

(0)

和吴伯纶早梅

篱落当岁暮,春至无人知。

鸾鹤倏尔集,蜂蝶还先期。

月落步疏影,空明见幽姿。

香气谁与达,赖有清风吹。

(0)

玉堂真丈索毋自欺斋诗

人心具天德,气禀有昏明。

学以致其知,善恶义乃陈。

恶既在必去,善即在持循。

知之虽曰至,行之贵乎诚。

念虑或未实,覆护寻亦生。

遂令负初心,怛焉愧于人。

君子必谨独,暗室十目瞋。

毫釐不苟徇,隐微常战兢。

好恶慊于己,择言无在身。

由中以达外,万善皆精纯。

大书毋自欺,高斋扁新名。

居常目在是,以况汤盘铭。

(0)

和伯氏用介卿韵惠诗二首·其二

悄悄园林世味长,碧云疏散暮天光。

且宽礼乐兴江左,厌听干戈暗洛阳。

梨叶尽时无伏暑,竹阴深处有馀凉。

从容领会精微旨,何用区区底事忙。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