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树下,柴门未掩,只道乞茶挨进。
玉颜砑白又微红,画不出、佳人风韵。
依依归去,回头重盼,犹见仙鬟隐隐。
若使有意顾崔郎,也合是、前生缘分。
桃花树下,柴门未掩,只道乞茶挨进。
玉颜砑白又微红,画不出、佳人风韵。
依依归去,回头重盼,犹见仙鬟隐隐。
若使有意顾崔郎,也合是、前生缘分。
这首《鹊桥仙·桃花》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桃花树下,女子与男子之间含蓄而深情的相遇场景。
桃花树下,一扇柴门轻轻开启,仿佛是为等待一位不期而至的访客。女子的面容,既如凝脂般细腻白皙,又透出一抹淡淡的红晕,这份美,难以用笔墨完全描绘出其风韵。她轻盈地离去,临别时回首一望,那身影仿佛还留在原地,隐约可见,留下了一丝不舍和期待。
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桃花”这一意象,不仅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美好,更寓意着两颗心灵之间的微妙联系。桃花树下的邂逅,如同鹊桥相会一般,充满了神秘与浪漫。女子的美丽与神秘,以及对男子的依恋与期待,都通过这幅画面生动地展现出来。
最后,“若使有意顾崔郎,也合是、前生缘分。”一句,表达了对这段可能缘分的憧憬与期待。无论是前世的约定,还是今生的偶然相遇,都让这段情感显得格外珍贵和动人。整首词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寄托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深沉思考。
小屏红烛,正去年今夕,与君相叙。
间息寻消刚一载,料理重逢偏误。
幽怨词笺,峥嵘剑气,迟汝从头絮。
一灯古店,低徊往事如许。
最怜絮迹萍踪,天涯地角,哀怨谁能语?
江左夷吾无恙在,歌泣新亭何处?
南国行人,西湖狂客,迢递双鱼素。
晨星寥落,海天无限凝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