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护国寺诗·其二》
《护国寺诗·其二》全文
宋 / 许景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小诗聊记凤山游,髣髴东林水石幽。

已愧高僧与摹刻,更烦诸老数赓酬。

簿书底事长遮眼,林壑何人肯转头。

会待从公白莲社,杖藜来往亦风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景衡所作的《护国寺诗(其二)》。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凤山时,对护国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感慨与赞美。

首句“小诗聊记凤山游”,点明了诗的主题——通过一首简短的小诗记录下自己游览凤山的经历。接着,“髣髴东林水石幽”一句,以想象中的东林寺的山水之美,来衬托护国寺的幽静与秀美,表达了作者对护国寺环境的赞赏。

“已愧高僧与摹刻,更烦诸老数赓酬。”这两句诗,一方面表达了对高僧和前辈文人的敬仰之情,他们不仅为护国寺留下了珍贵的摹刻,还不断创作诗歌以相酬唱,丰富了寺院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作者对自己未能参与其中的遗憾,以及对能与这些文化大家交流的渴望。

“簿书底事长遮眼,林壑何人肯转头。”这两句诗则反映了作者对日常政务繁忙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他感叹于官场文书的繁杂,使得自己难以抽身享受自然之乐,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会待从公白莲社,杖藜来往亦风流。”表达了作者对未来能够加入像白莲社这样的文人雅集的期待,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手持藜杖,在山水间自由行走,享受风雅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流露出对文人雅趣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许景衡

许景衡
朝代:宋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猜你喜欢

集禊帖联

与贤类游得至乐;于古文品极大观。

(0)

吕祖殿联

教孝教忠,何殊十七世士夫,显示化身扶正道;

为溪为谷,直把五千言文字,参同妙契指迷津。

(0)

湖广会馆联

江山万里横天下;杞梓千章贡上都。

(0)

北京永庆寺僧室联

石压笋斜出;岩垂花倒开。

(0)

轮灯

耀灵西颓望舒吐,地涌圆机烛阴舞。

滚尘步步生夜光,照乘辚辚轧琼宇。

初惊丰隆呼阿香,火轮旋爇天中央。

更讶地灵戏击鞠,赤毬蹴起扶桑谷。

规里星桥闪不停,寰中银瓮流何速。

蹋灯壮士誇身手,腾掷纵横无不有。

离朱瞬目幻人眩,捷若宜丸鬼戴斗。

列炬疑看圜陈收,横箫欲挈璿玑走。

訇填钲鼓闹儿童,争沓窗扉坠钗钮。

羿仁先生户独扃,观书夜静挑残灯。

愿分馀光出邻壁,屡候鹑火观春星。

君看灯市喧华毂,官课山棚遍穷屋。

安淂金支百丈轮,辘轳四照流亡烛。

(0)

谶·其四

震旦虽阔无别路,要假侄孙脚下行。

金鸡解衔一颗米,供养十方罗汉僧。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