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官真有道,野叟是何人。
被此新诗赠,兼之古意醇。
若论今古事,前是老农身。
谁谓芙蓉客,能来相顾频。
幕官真有道,野叟是何人。
被此新诗赠,兼之古意醇。
若论今古事,前是老农身。
谁谓芙蓉客,能来相顾频。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名为《和李闳中》。诗中通过对比幕官与野叟的身份,展现了对古代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幕官真有道”,赞扬了幕僚的智慧与道德,暗示其在政治或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接着,“野叟是何人”一问,则将视角转向了普通百姓,表现出对平凡人物的尊重与好奇。这种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于不同阶层人物价值的思考。
“被此新诗赠,兼之古意醇。”这两句表达了收到新诗后的感受,既包含了现代文学的清新,又蕴含着深厚的传统韵味。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创新与传承并重的态度。
“若论今古事,前是老农身。”这里诗人以“老农”自喻,表明自己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保持着对土地、自然以及生活的深深敬畏与理解。这一句巧妙地将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
最后,“谁谓芙蓉客,能来相顾频。”诗人以“芙蓉客”自比,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如同莲花般高洁的形象,并表达了希望与志同道合者频繁交流的愿望。这句话既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精神共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已斲长篇饯女生,君犹从我觅诗行。
穷途白眼何须怪,乱世苍颜不足惊。
南国旌旗犹灭没,中原豺虎正纵横。
苏湖亦产人头豆,为问扁舟底远征。
屈原作离骚,采菊飧其英。
渊明赋归来,径荒菊犹荣。
此物有至性,名因君子成。
岂知时节过,不顾霜露凝。
岁华易晼晚,芳物随凋零。
艳色始独秀,馨香自孤清。
花似时美女,俗恶空娉婷。
由来品次定,横议那得争。
公如醉翁贤,雅好违世情。
三喔复三绕,莫逆如友生。
泛之黄金杯,愿言制颓龄。
更呼门下士,哦诗同倒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