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
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
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
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彩衣新,鱼服丽,更朱颜。
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早晚金泥封诏,归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
玉骨自难老,未用九霞丹。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
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
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
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彩衣新,鱼服丽,更朱颜。
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早晚金泥封诏,归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
玉骨自难老,未用九霞丹。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是一篇融合了道教仙境与宫廷寿辰庆典两大主题的杰作。
开篇“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天地图景,设定了一个超脱尘世、达观宇宙的宏大视角。接着,“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则引入了道教神仙乘鹤升天的意象,传递出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中间部分“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遨游于道法之中的境界。诗人通过描写仙翁驾鹤、指点虚空的动作,以及双凫(道教中象征着和谐与幸福的鸟类)飞舞的景象,展现了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
“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则是引出诗歌后半部分的关键句子。这里的“三山”指的是道教传说中的仙岛,也就是蓬莱、方丈和瀛洲,它们象征着仙界的所在。而诗人吹奏笛子,似乎是在召唤或者向往着那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紧接着,“彩衣新,鱼服丽,更朱颜”描绘了一位仙女或是宫廷贵妇的华美装扮和永葆青春的容颜。这里“更朱颜”暗示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这与道教的修炼理念不谋而合。
下一句,“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则是诗歌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一段。蟠桃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长寿和仙果,而“未熟”意味着时间尚早,仙境的美好还未来临,故而“千岁容与且人间”,这表达了一种对现世生活的珍视,同时也是对长生不老理想的一种期待。
最后,“早晚金泥封诏,归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玉骨自难老,未用九霞丹”则是诗歌的高潮部分。这几句诗描绘了一个仙界与宫廷交织的情景,诗人似乎在期待着接受天帝的诏令,归入仙班,与其他仙者一同侍奉玉皇大帝。其中,“玉骨自难老”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不受时光侵蚀的仙骨之美,而“未用九霞丹”则强化了这种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构建出一个既包含道教仙境,又融入宫廷寿辰庆典的意境。它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向往永恒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彰显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长生不老主题的深刻探讨。
理策咨所诣,薄言信孤筇。
望溟眇端倪,蹑虚惟洪蒙。
吴会万渎来,瓯甬樊其东。
川吴静安流,灵若恍景风。
浴涡无停鸥,戾霄有远鸿。
顾悯堤筑劳,畚疲群公功。
驱山鲍奄殂,衔石羽亦空。
徵禹我其鱼,师聃子犹龙。
蹈海耻污朝,乘桴问夷封。
逝者乃如斯,归欤吾道穷。
聊摅东皋啸,憺慈烦□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