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策咨所诣,薄言信孤筇。
望溟眇端倪,蹑虚惟洪蒙。
吴会万渎来,瓯甬樊其东。
川吴静安流,灵若恍景风。
浴涡无停鸥,戾霄有远鸿。
顾悯堤筑劳,畚疲群公功。
驱山鲍奄殂,衔石羽亦空。
徵禹我其鱼,师聃子犹龙。
蹈海耻污朝,乘桴问夷封。
逝者乃如斯,归欤吾道穷。
聊摅东皋啸,憺慈烦□冲。
理策咨所诣,薄言信孤筇。
望溟眇端倪,蹑虚惟洪蒙。
吴会万渎来,瓯甬樊其东。
川吴静安流,灵若恍景风。
浴涡无停鸥,戾霄有远鸿。
顾悯堤筑劳,畚疲群公功。
驱山鲍奄殂,衔石羽亦空。
徵禹我其鱼,师聃子犹龙。
蹈海耻污朝,乘桴问夷封。
逝者乃如斯,归欤吾道穷。
聊摅东皋啸,憺慈烦□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海边,眺望大海时的所思所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溟眇”、“虚”、“洪蒙”、“万渎”、“瓯甬”、“灵若”、“浴涡”、“戾霄”等,展现了大海的辽阔与壮丽,以及自然界生命的自由与灵动。
“吴会万渎来,瓯甬樊其东”,描绘了长江水系的浩荡,以及其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川吴静安流,灵若恍景风”,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江水的宁静与自然界的神秘力量。“浴涡无停鸥,戾霄有远鸿”,生动地描绘了海鸟在海面上自由翱翔的情景,与天空中的鸿雁形成对比,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由。
接下来,“顾悯堤筑劳,畚疲群公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辛勤筑堤的感慨和敬意。“驱山鲍奄殂,衔石羽亦空”,借用古代神话故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徵禹我其鱼,师聃子犹龙”,以禹和老子为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和理想的反思。“蹈海耻污朝,乘桴问夷封”,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决心。“逝者乃如斯,归欤吾道穷”,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聊摅东皋啸,憺慈烦□冲”,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平静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和真理的不懈追求。
平生懒散,不识闲烦恼。
蜗舍但容身,更谁问、瑶台琼岛。
比邻纵有,三两野人家,忘取舍,绝将迎,门外何曾到。
烟霞痼疾,妙药难除疗。
只管放心闲,未肯把、灵源胶扰。
住行坐卧,此外别无能,真个事,乐逍遥,便是前程了。
玄元至道,大无隅、寂寂寥寥独立。
遍应诸方通上下,极目天光微密。
隐显存亡,穿无贯有,善用无辙迹。
琅然泄化,太虚一点灵质。
登林透人真阳,圆明普照,不许纤尘匿。
理必期然仍未悟,说与门人端的。
日殿祥光,蟾宫瑞彩,万派琼波益。
神凝形释,玉岩依旧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