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元至道,大无隅、寂寂寥寥独立。
遍应诸方通上下,极目天光微密。
隐显存亡,穿无贯有,善用无辙迹。
琅然泄化,太虚一点灵质。
登林透人真阳,圆明普照,不许纤尘匿。
理必期然仍未悟,说与门人端的。
日殿祥光,蟾宫瑞彩,万派琼波益。
神凝形释,玉岩依旧横碧。
玄元至道,大无隅、寂寂寥寥独立。
遍应诸方通上下,极目天光微密。
隐显存亡,穿无贯有,善用无辙迹。
琅然泄化,太虚一点灵质。
登林透人真阳,圆明普照,不许纤尘匿。
理必期然仍未悟,说与门人端的。
日殿祥光,蟾宫瑞彩,万派琼波益。
神凝形释,玉岩依旧横碧。
这首元代侯善渊的《酹江月》是一首表达对道教玄理的感悟和追求的词作。开篇以“玄元至道”起笔,点出对道家最高境界的探讨,描述了大道无形、独立于世的宏大气象。接下来,词人描绘了大道无所不在,贯穿天地,洞察生死,其运行无迹可寻,犹如太虚中的一点灵性。
“登林透人真阳”形象地展现了大道的光明普照,不容任何杂质,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然而,“理必期然仍未悟”表达了词人对于真理的认识尚未完全领悟,他希望通过教诲使门人真正理解。随后,词人运用神话意象,如日殿祥光、蟾宫瑞彩,象征着大道的祥瑞之气和深远影响,以及修炼带来的精神升华和形体的解脱。
结尾“神凝形释,玉岩依旧横碧”再次强调了修炼的最终目标是精神凝聚、形体自由,回归自然的宁静状态。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道教诗词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