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明孺见遗之什》
《次韵明孺见遗之什》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世家传子又传孙,岂较前身与后身。

知足已如仓庾氏,忘怀真是葛天民。

骑鲸又见诗无敌,射虎何须武绝伦。

白屋朱门果非是,万钱日食是何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míngjiànzhīshén
sòng / chùquán

shìjiāchuányòuchuánsūnjiàoqiánshēnhòushēn

zhīcāngmínwàng怀huáizhēnshìtiānmín

jīngyòujiànshīshèjuélún

báizhūménguǒfēishìwànqiánshíshìrén

注释
世家:指有悠久历史和显赫家世的家族。
前身:前代。
后身:后代。
知足:满足于已有。
仓庾氏:比喻富有或储存丰富的人。
葛天民:古代传说中的淳朴人民。
骑鲸:形容才华横溢。
诗无敌:无人能及的诗歌才华。
武绝伦:武艺超群。
白屋:简陋的房屋,象征平民。
朱门:华丽的门第,象征贵族。
万钱日食:每天消费大量钱财。
翻译
家族世代相传子孙,哪里在乎是前生还是后世。
知足如同仓库主人,忘却忧虑如同古代淳朴的百姓。
骑鲸吟诗无人能敌,射虎无需超群武艺。
无论贫富差别,每日享用万钱的是何人呢?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变迁、个人功业与财富的看法。开篇“世家传子又传孙”直指家族繁衍绵长,但紧接着“岂较前身与后身”则表现出一种超脱,对于家族延续的平常心态。

接下来,“知足已如仓庾氏,忘怀真是葛天民”中,诗人借用历史上的知足者仓庾、忘怀之葛天民来赞美他们懂得满足,不被世俗所累。这两句表明诗人对物质财富的看法,并不以拥有更多为荣。

“骑鲸又见诗无敌,射虎何须武绝伦”则是通过比喻,说明诗人对于文学才华和武力超群的自信。骑鲸通常象征着功成名就,而射虎则代表勇武,这两句强调了文学与武力的不凡。

最后,“白屋朱门果非是,万钱日食是何人”中“白屋朱门”形容的是富豪的宅邨,而“万钱日食”则指的是每天消费巨资。这两句通过对比,质疑那些奢侈生活的人们,他们是否真正幸福。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的淡泊名利、不羡富贵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个人才华与文学成就的自信。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绍兴己未七月六日被旨祷雨风水洞七日清晨诣祠下是晚大雨通夕留宿慈严寺中八日始还城

晚谒丛祠意已通,妙香来自禁城中。

老龙聊办一泓费,阖境自歌终岁功。

暑溽不应留枕簟,秋声忽已到梧桐。

明朝上马五十里,更乞灵君吹面风。

(0)

题子温侄舫斋

江湖著身鸥作邻,平生踏浪不踏尘。

晚从阛阓寄行李,旋饰舫斋聊写真。

夜阑阙月云头涌,风月填窗不成梦。

团栾十口似浮家,颠倒一生如破冢。

君看世事风打头,奔涛溅浪何时休。

不如问钱多买酒,万斛与君共拍浮。

(0)

次韵莫养正县丞独游钱塘南北山

老丞拄笏中了了,坐阅云阴变昏晓。

何为两脚苦未停,意在高山知者少。

昨日春从湖上归,颇觉沙鸥已驯扰。

游人但迟箫鼓来,滓秽清虚亦何好。

君今独行真得计,自有青螺如髻绕。

归来古锦开诗葩,笔下纵横发天巧。

遨头旧属罗浮伯,半夜春风鸣騕袅。

至今湖山索价高,妙语须君时一扫。

虽然愿君且努力,挂冠归休未宜早。

要当千户享封殖,岂但全家荷温饱。

此时还乡头未白,万钱买山慰潦倒。

摩挲拄杖不相忘,更伴重峦细穷讨。

(0)

次韵何任叟正字馆中试茶

金柈猥称槟榔珍,藿食未辨污吾唇。

茶丁妙写犀銙真,排方似欲骄华绅。

为君走碾飏微尘,羊肠声乾行只轮。

柘罗裁绢素缕匀,筒丝巧织霜后筠。

中贮刀圭护百神,乳花初幻人间春。

计君别品尚绝伦,完璧不受敌国嗔。

白虹夜气干秋旻,把玩自觉舌生津。

天衢小草搜八垠,蒙山顾渚亦怀新。

香歇色坏非法身,妖星森索避北辰。

不须会稡权群臣,龙翔凤翥登严宸。

向来策勋自有人,君其问诸脩水滨。

(0)

题陈去非王摩诘嘉陵图

江山已暗大同殿,弦管犹喧凝碧池。

别写嘉陵三百里,右丞心事欲谁知。

(0)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其三

寒雀随山影,哀鸿带边声。

花迟社酒薄,春工了无情。

东风好池馆,芳草语流莺。

不必笑枯索,拥书轻百城。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