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吹笋成修竹,园林一番新阴绿。
足愁多病少欢娱,感时念远伤幽独。
遥山林外知何处,倦客楼头空极目。
悲笳三叠闭江城,娟娟新月啼乌宿。
南风吹笋成修竹,园林一番新阴绿。
足愁多病少欢娱,感时念远伤幽独。
遥山林外知何处,倦客楼头空极目。
悲笳三叠闭江城,娟娟新月啼乌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夏景象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交织图画。开篇两句"南风吹笋成修竹,园林一番新阴绿",通过南风唤醒了竹子,使之长成了整齐的姿态,园林也因此变得更加葱郁,呈现出一片新鲜的绿意。这是对初夏时节生机勃勃的一种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自然更新换代的赞美。
然而,从第三句"足愁多病少欢娱"开始,诗人的情感发生了转折。这里流露出的是一种忧虑和悲哀的情绪,可能是由于身体上的不适或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所致。这种心境在古代文人身上很常见,他们往往将个人的不幸与天气的变化、自然界的景象相联系,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
接着"感时念远伤幽独"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远方或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这里的“时”可能指的是时间流逝,诗人在时光的流转中感受到孤独和悲凉。
下半首开始于"遥山林外知何处"一句,这里诗人似乎在询问远方山林之外的某个地方,这个地方很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或记忆中的美好所在。紧接着"倦客楼头空极目",则描绘了一位旅途疲惫的客人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的情景,眼睛看得很远,但那远方又似乎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悲笳三叠闭江城,娟娟新月啼乌宿",则通过乐器的声音和月亮的形状来强化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悲笳三叠"给人的感觉是悲凉和重复,仿佛在诉说着诗人无法摆脱的忧愁。而"娟娟新月啼乌宿"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凄清的夜晚场景,月亮似乎也在轻声地为那只栖息于树梢的乌鸦哺哺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