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巡纪事十一首·其十一次文安而任丘静海大城青县悉至》
《东巡纪事十一首·其十一次文安而任丘静海大城青县悉至》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傲雪凌寒兴不禁,广陵群牧集缨簪。

登台雅负千金价,命驾应知万里心。

满路乘黄皆骏足,一堂披赤尽鸾音。

明朝话别求民瘼,珍重相期作傅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东巡时的盛况与官员们的热情响应。首句“傲雪凌寒兴不禁”展现了皇帝不畏严寒,兴致勃勃地进行巡行的情景。接下来,“广陵群牧集缨簪”则描述了众多官员聚集在皇帝身边,共同参与这一重要活动的场景。

“登台雅负千金价,命驾应知万里心”两句,通过“登台”和“命驾”的典故,表达了皇帝对官员们才能的肯定以及对官员们忠诚和远见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皇帝对国家大事的深思熟虑和对远方事务的关注。

“满路乘黄皆骏足,一堂披赤尽鸾音”描绘了皇帝巡行途中,满路都是才华横溢的官员,他们各展所长,为国家贡献智慧。而“一堂披赤尽鸾音”则形象地表现了官员们在朝廷上慷慨陈词,献策献言的场景。

最后,“明朝话别求民瘼,珍重相期作傅霖”表达了皇帝与官员们即将分别时的感慨,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像傅霖那样关心民生疾苦,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皇帝与官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国家治理的深思。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杂吟

城中蛾眉女,珂佩响珊珊。

鹦鹉花间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

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0)

蝶恋花

十幅归帆风力满。记得来时,买酒朱桥畔。

远树平芜空目断。乱山惟见斜阳半。

谁把新声翻玉管。吹过沧洲,多少伤春怨。

已是客怀如絮乱。画楼人更回头看。

(0)

早凉

江头雨过凉风早,落叶纷纷费人扫。

钩帘日暮无所为,把酒悠然送归鸟。

佳人可望不可亲,草根唧唧秋虫吟。

家本江南客江北,须发新添数茎白。

(0)

篱上牵牛花

楚女雾露中,篱上摘牵牛。

花蔓相连延,星宿光未收。

采之一何早,日出颜色休。

持置梅卤间,染姜奉盘羞。

烂如珊瑚枝,恼翁牙齿柔。

齿柔不能食,粱肉坐为雠。

(0)

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

王都重兵廪,命使总八方。

淮南舟车冲,三楚笼利长。

惟时有才彦,数计等桑羊。

八月赐诏行,朱旆插大航。

汴湍入秋涨,东鼓下镗镗。

今日发大梁,明朝过睢阳。

睢阳授经地,父老认道旁。

同业八十人,或贵或为郎。

先生殁大官,弟子无荷囊。

乃知诗书传,要在明三纲。

隋末闻仲淹,来学去佐唐。

唐初称名臣,鲜及杜与房。

亲见慕义人,专门起辉光。

我闻房杜流,已显惟王张。

云汉几万里,星宇争耀芒。

归来立螭头,莫爱鱼稻乡。

(0)

鸣琴

虽传古人声,不识古人意。

古人今已远,悲哉广陵思。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