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传古人声,不识古人意。
古人今已远,悲哉广陵思。
虽传古人声,不识古人意。
古人今已远,悲哉广陵思。
这首诗名为《鸣琴》,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人的追思和感慨。"虽传古人声",意味着虽然还能听到古人的声音,但那声音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和情感;"不识古人意",暗示了对于古人深沉的思想和情感难以完全理解。"古人今已远",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使得诗人对古人的怀念充满了哀伤之情;"悲哉广陵思",以"广陵"借指古人,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古人的深深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人与今人,以及对古人声音和意蕴的追寻,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中蕴含的淡淡哀愁。梅尧臣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
青青杨柳陌,之子晨巾车。
去乡不云苦,揽辔驰复驱。
严君守名郡,长怀音问疏。
再拜问起居,千里欢有馀。
綵衣捧绿酒,紫袍映白须。
上言尚书军,声振东南隅。
下言太夫人,年高色敷腴。
我虽邑子贱,问信抱区区。
官寮展良觌,见子文采殊。
定云渥洼水,生此汗血驹。
故家三槐树,功名遂良图。
愿言慎徒旅,令德忠孝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