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不息,两滴三滴。滴滴沥沥,连朝至夕。
变作滂沱勿奈何,山河大地衮风波。
总不出衲僧喷嚏一激,直得云开日出。
朗朗晴空吞八极,若还依旧水漉漉,浑家飘堕罗刹国。
稽首释迦,南无弥勒。能救世间苦,观音妙智力。
一滴不息,两滴三滴。滴滴沥沥,连朝至夕。
变作滂沱勿奈何,山河大地衮风波。
总不出衲僧喷嚏一激,直得云开日出。
朗朗晴空吞八极,若还依旧水漉漉,浑家飘堕罗刹国。
稽首释迦,南无弥勒。能救世间苦,观音妙智力。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如净的作品,名为《偈颂三十四首(其二十九)》。它以雨水滴落的自然现象为喻,表达了对佛法力量的信仰和期待。
诗中描述了雨滴从“一滴不息”到“连朝至夕”的积累,象征着烦恼和苦难的不断累积。随后,“变作滂沱”比喻人生的困境或世间疾苦的加剧,而“衮风波”则暗示世事的动荡不安。然而,诗人坚信即使风雨再大,只要佛法如衲僧的喷嚏般一激,就能带来“云开日出”,象征着智慧和解脱的力量。
接着,诗人用“朗朗晴空吞八极”形容佛法的广大无边,如果世间仍陷于苦难,“水漉漉”的状态,就如家人陷入困境,亟需拯救。最后,诗人向释迦牟尼和弥勒菩萨致敬,祈求他们以观音菩萨的妙智力来解救世间众生的痛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雨水的意象,展现了禅宗对于佛法能改变困境、带来光明的坚定信念。
冻筠碧色。幻梦华剩影,声声悽笛。
苑树雪深,拂尽琼瑰再三摘。
瓶水炉烟供奉,飏缕缕、香云萦笔。
黯泪湿、独守天寒,无复鹤分席。仙国。太阒寂。
讯海水浅深,万斛愁积。素娥伫泣。
有限残春忍追忆。
凉夜仙禽舞翠,留旧迹、荒陂凝碧。
问此恨孤屿月,倘能省得。
窗棂半白,灯檠全黑,愁味最耐咀嚼。
新词略写缠绵意,还向晓钟声里,字字斟酌。
可奈春蚕丝万缕,又幻作、庄严璎珞。
解道是、去后韦郎,宛转念红萼。
重理黄昏剩梦,频频惊断,那辨檐铃城柝。
枕教侬倚,被教侬展,睡怎不教侬著。
尽悯悯闷闷,纵有长桑更无药。
试开户起看,星斗绕树,啼鸟知人情绪恶。
表余春、绿娇黄殢,啼鹃偏又催去。
夜来谁与东风便,林外乱莺无数。商去住。
只梦里桃花,渔父回舟路。画梁燕语。
好属付杨枝,渡头溪口,休更酿飞絮。
年时事,莫是渠侬自误。痴憨天也应妒。
饯春合谱家山破,漫擪玉箫哀诉。魔女舞。
恐落日危楼,信美非吾土。君歌太苦。
尽一寸柔肠,纡回曲折,绕向断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