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全文
宋 / 李泳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危楼云雨上,其下水扶天。

群山四合,飞动寒翠落檐前。

尽是秋清栏槛,一笑波翻涛怒,雪阵卷苍烟。

炎暑去无迹,清驶久翩翩。夜将阑,人欲静,月初圆。

素娥弄影,光射空际绿婵娟。

不用濯缨垂钓,唤取龙宫仙驾,耕此万琼田。

横笛望中起,吾意已超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意境和深远的哲理。开篇“危楼云雨上,其下水扶天”两句,设定了一个高耸入云的楼台与之相连的壮阔景象,给人以雄伟不凡的感觉。紧接着,“群山四合,飞动寒翠落檐前”又将读者带入了一片巍峨而又生机勃勃的山林之中,那些“寒翠”的树木似乎在风中舞动,透露出秋天特有的清新与肃穆。

诗人随后笔锋一转,以“尽是秋清栏槛,一笑波翻涛怒,雪阵卷苍烟”展现了对秋日景色的独到感悟。这里的“秋清栏槛”不仅形容了环境之美,更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而那一笑之间所激起的“波翻涛怒”,则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汹涌波澜与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挑战。

接下来的“炎暑去无迹,清驶久翩翩”两句,以轻盈自如的笔触,写尽了秋季转凉后的一种清新脱俗。这种清凉不仅是气候上的变化,更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澄明与平静。

“夜将阑,人欲静,月初圆”三句,则描绘了一幅夜幕低垂、人们渐入梦乡、而明月初升的宁静画面。在这样的夜晚,世间纷扰似乎都已远去,只剩下诗人与那轮初升的明月相对,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刻。

“素娥弄影,光射空际绿婵娟”两句,更是以诗人的细腻笔触,将月光下的幻景勾勒无遗。这里的“素娥”指的是月亮,而“弄影”则象征着月亮在水面或云间的投影,既美化了自然之物,也映射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最后,“不用濯缨垂钓,唤取龙宫仙驾,耕此万琼田。横笛望中起,吾意已超然”几句,则充满了神话色彩和仙境想象。在这里,诗人似乎已经摆脱了尘世的羁绊,以一种超脱物外的心态,去追求那种远离凡尘、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写了壮丽的山水景观,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扬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泳
朝代:宋

李泳(?~一一八九?),字子永,号兰泽,扬州(今属江苏)人,家于庐陵(今江西吉安)。正民子,洪弟。尝官两浙东路安抚司准备差遣(《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五)。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淳熙末卒(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序》)。有《兰泽野语》(同上书),及弟兄五人合集《李氏花萼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均佚。今录诗七首。
猜你喜欢

陈用之学士挽词二首·其二

小疾谓可起,斯人今则亡。

溪山迷故国,妻子寄他乡。

馆阁应留像,朝廷为给丧。

荣华虽不满,尚胜贾司仓。

(0)

次韵邓慎思见寄

暂寄潇湘百尺船,谁论灶冷突无烟。

城阴潦积朝慵出,枕底波鸣夜废眠。

潭府更看花似锦,洞庭将泛水如天。

相期尽校蓬山藏,不秖东流酹酒仙。

(0)

瀑布六首·其四

沉浮又似缀汀鸥,石齿横斜咽复流。

莫放阴云遮洞府,最宜明月挂高秋。

(0)

峰顶

苦霰悲风作斧斤,千秋松竹损精神。

似闻犬吠白云外,犹有秦时避世人。

(0)

送十二兄还江西

匣有青萍笥有书,西风只影渡江湖。

剩收岳麓春前景,写入新诗胜画图。

(0)

次韵和王敏仲望祝融峰四首·其四

僧居晓看一峰青,迥绝纤尘点画屏。

会有片云来触石,江湖三日雨冥冥。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