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寄潇湘百尺船,谁论灶冷突无烟。
城阴潦积朝慵出,枕底波鸣夜废眠。
潭府更看花似锦,洞庭将泛水如天。
相期尽校蓬山藏,不秖东流酹酒仙。
暂寄潇湘百尺船,谁论灶冷突无烟。
城阴潦积朝慵出,枕底波鸣夜废眠。
潭府更看花似锦,洞庭将泛水如天。
相期尽校蓬山藏,不秖东流酹酒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讴歌。首先,"暂寄潇湘百尺船"表达了诗人暂时居住在一艘停泊在潇水(即今湖南北部的湘江)边上的大船中的情境。接着,“谁论灶冷突无烟”则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似乎对外界的喧嚣与忙碌持有超然之态。
"城阴潦积朝慵出"、“枕底波鸣夜废眠”两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的悠闲心境。城市的阴影中,露水积聚,显示了一种宁静与清新;而枕下传来的河流声响,则让人感到夜晚未能安眠,但这也成为一种自然的乐音。
"潭府更看花似锦"、“洞庭将泛水如天”两句则是对美丽景色的一种赞叹。潭府(即洞庭湖)中的花朵繁盛如同织锦,洞庭湖上则是水天一色,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最后,“相期尽校蓬山藏”、“不秖东流酹酒仙”两句表达了与友人相约共赏自然之美,并且在大自然中寻找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寄托。"蓬山"这里指的是隐逸之地,而"酹酒仙"则是对一种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以及他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