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国寒深,箫楼梦远,平芜绿过危廊。
翠减红疏,知他几阅星霜。
黄金销尽繁华歇,有流莺、代诉荒凉。漫思量。
罗袂珠帘,一例斜阳。
烟花休忆南朝事,便寻常池馆,也历沧桑。
蝴蝶飞来,犹怜往日衣香。
东风自觉无聊甚,到春来、懒上垂杨。最心伤。
月里歌声,都在邻墙。
酒国寒深,箫楼梦远,平芜绿过危廊。
翠减红疏,知他几阅星霜。
黄金销尽繁华歇,有流莺、代诉荒凉。漫思量。
罗袂珠帘,一例斜阳。
烟花休忆南朝事,便寻常池馆,也历沧桑。
蝴蝶飞来,犹怜往日衣香。
东风自觉无聊甚,到春来、懒上垂杨。最心伤。
月里歌声,都在邻墙。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酒国中荒凉的景象,寒意透骨,梦中的箫声遥远,平芜之上的绿色已褪去,只剩下危廊显得孤寂。翠色凋零,红花稀疏,暗示了时光流转,岁月无情。曾经的繁华如黄金般消逝,只有流莺在歌唱着这片荒凉,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词人思绪飘渺,回忆起昔日罗袂珠帘下的热闹,如今都已被夕阳的余晖笼罩,一片凄凉。他感叹不必追忆南朝的烟花往事,即便是寻常的池馆,也经历了世事变迁,如同蝴蝶恋旧衣香,令人感伤。
春风不再如以往那样生机盎然,连垂杨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最让人心碎的是,那月光下的歌声,仿佛来自邻家,却只能在墙头回荡,勾起了无尽的哀愁。整首词以平山堂下废园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当下衰败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