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怀·其一》
《述怀·其一》全文
唐 / 司马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青门聊极望,何事久离群。

芳草失归路,故乡空暮云。

信回陵树老,梦断灞流分。

兄弟正南北,鸿声堪独闻。

(0)
翻译
在青门外随意远望,为何长久地离开群体。
芳香的草地迷失了回家的路,故乡只剩下傍晚的云彩。
寄回家的信件回应的是陵树的老枝,梦境在灞水边的分流中破碎。
兄弟们此刻南北相隔,只能独自聆听雁鸣声。
注释
青门:长安城东门。
聊:随便,随意。
何事:为什么。
离群:离开群体,这里指与朋友分离。
芳草:象征故乡或归途。
失:失去。
空:空荡荡,只有。
暮云:傍晚的云彩,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信回:回信。
陵树:古代陵墓旁的树木,此处可能指家书。
老:形容树干粗大,暗示岁月流逝。
梦断:梦醒。
兄弟:亲人。
南北:这里指地理上的距离,兄弟分别在南北两地。
鸿声:大雁的叫声。
堪:能够,适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马扎的作品,名为《述怀(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切乡愁和对亲人兄弟的思念之情。

“青门聊极望,何事久离群。”这里的“青门”指的是家乡的门前,而“极望”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无限眷恋和留恋。诗人在问自己,为何要长时间地离开自己的集体,这里的“群”字包含着亲人、朋友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含义。

“芳草失归路,故乡空暮云。”这一句中,“芳草”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失归路”则暗示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和迷茫。诗人面对着美丽却又无法带他回到家乡的春日景色,感到无比的哀愁。

“信回陵树老,梦断灞流分。”这里,“信回”意味着诗人的思念之心始终如一,而“陵树老”则形象地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接着的“梦断灞流分”表达了诗人夜以继日的思乡梦境,虽然梦已破碎,但那份对故土的情愫却始终如一。

最后,“兄弟正南北,鸿声堪独闻。”这一句中,“兄弟”指的是亲情深厚的家人,而“正南北”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远隔。诗人听到了来自远方的鸿雁之声,这声音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更是心灵深处的呼唤,触动了他对兄弟之情的无限思念。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情与孤独。

作者介绍

司马扎
朝代:唐   生辰:847~858

司马扎,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唐宣宗大中(847~858)前后在世。曾登进士第,有诗名,与储嗣宗友善。著有《司马先辈集》,《全唐诗》。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二答王西园见赠之作

丁巳之春,我来沪渎,喜遇西园。

念当日闻声,有如日下,今朝高会,竟在云间。

江薛才华,庾徐藻采,所著佳文是偶言。

笺题外,有吹蓬小令,折竹新篇。桃花初涨平川。

又风起城头扑柳绵。

自画阁摊书,谈深烛下,闲堂赠妓,肠断樽前。

两次三番,风晨雨夕,是处相逢非偶然。

沟头水,问东西会合,知在何年。

(0)

捣练子·其二泊山塘作

云淡淡,雨丝丝。旧日真娘何处祠。

横笛短箫声渐远,藕花塘子夜来时。

(0)

菩萨蛮·其一

含桃着雨花如雪。井边吹落春云叶。

鹦鹉结钗楼,新娘半上头。裁衣翻样子。

压线盘金篚。十五小裙腰。能留线几条。

(0)

寄别刘子中

问君西去与谁亲,吴楚山川满目新。

贾傅有才终大用,杜陵无计岂长贫。

凤凰台古思明月,采石江空梦白蘋。

几欲西风斟别酒,不堪零露满衣巾。

(0)

月夜坐悠然轩有怀

明月照我怀,閒窗共幽赏。

泠泠万籁秋,静夜发清响。

山川日脩阻,之子独云往。

长歌耿不寐,相思逖遐想。

(0)

忆长安十首·其十

长安忆,其十忆风波。

恶口毒肠三面鬼,盈街塞路九头魔。行不得哥哥。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