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詶董景越漕台二首·其二》
《詶董景越漕台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遥传北固驻襜褕,为采风谣入绘图。

怀古定寻丁卯迹,登山谁作癸庚呼。

星河初度天孙鹊,云槛朝飞御史乌。

意气论交琼玖赠,何人存记钓鱼徒。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詔董景越漕台二首(其二)》。董其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固山的壮丽景色,并融入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首联“遥传北固驻襜褕,为采风谣入绘图”,诗人想象着北固山的美景,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其中蕴含着民间的歌谣与故事。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北固山比作一幅画,生动地展现了山色之美。

颔联“怀古定寻丁卯迹,登山谁作癸庚呼”,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他想象自己在登山时,会寻找古代的遗迹,仿佛能听到古人呼唤的声音。这一联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自然的敬畏。

颈联“星河初度天孙鹊,云槛朝飞御史乌”,描绘了一幅夜晚星空与清晨云雾交织的画面。诗人以“天孙鹊”和“御史乌”来象征星辰与乌鸦,通过这些自然界的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尾联“意气论交琼玖赠,何人存记钓鱼徒”,则转向了对友情的感慨。诗人想象着与友人相交的情谊,以及赠送珍贵礼物的情景,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众多钓鱼者中,又有多少人能被记住?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美人十八首·其十五灯下

深夜支机锦字斜,短檠题曲墨痕加。

剔开红燄钗初拔,埽罢青蛾镜半遮。

照别慵垂双箸泪,合欢喜结并头花。

佯羞却把银缸背,报道金莲散晚衙。

(0)

虞美人.普陀慧济寺铜水瓢柄上现大士像

杨枝甘露随瓢注。镜不烦铜铸。圆通宝相看分明。

犹恨烟云叆叇掩冠缨。现身说法楞严记。

蛤蜊庄严示。此中见佛此中寻。

莫谓眼缘观外未聆音。

(0)

念奴娇.汉阳

登高望远,问何人错铸,九州精铁。

江汉从来雄要地,应付当时豪杰。

未识董龙,是何鸡狗,那与评优劣。

消除尘秽,一轮山上明月。

不道鼓吏高声,悲凉慷慨,洒尽英雄血。

试与寻漳台歌吹,早已花枝攀折。

莫费江东,才人凭吊,更使豪肠裂。

洲边鹦鹉,如何商略回说。

(0)

小梅花·其一感事括古语效贺东山体

君莫喜。羊叔子。何如铜雀台前伎。拍檀槽。横宝刀。

屠门大嚼,亦足以自豪。人生有情泪沾臆。

虽寿松乔竟何益。捋黄须。眺五湖。

如此江山,应出孙伯符。伤心史。可怜子。

卿复何为尔。大江东。一帆风。

来往行人,閒坐说元宗。连昌宫中满宫竹。

白项老乌暗上屋。穆提婆。萧摩诃。

且自吾为楚舞、若楚歌。

(0)

踏莎行.桐阴双美图

石抱池清,阑纡径碧。苍苔一片秋无迹。

双鬟何处觅诗情,秋声已在梧桐叶。

小语骈肩,幽吟比舌。不知心可同如结。

两心惟有月明知,何曾肯对西风说。

(0)

南歌子.七月八日坐夜

暮雨银河洗,微凉绣幕招。月钩金挂翠云绡。

正是新秋第一、好良宵。扇懒流萤扑,香残宝鸭烧。

倚楼何处学吹箫。闲看一庭花影、上林梢。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