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晦日作四首·其三》
《九月晦日作四首·其三》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锦城谁与寄音尘,望断秋江六六鳞。

正使倾家供曲蘖,定知不解醉愁人。

(0)
注释
锦城:指成都,古代以织锦著名。
谁与:与谁,表示找不到合适的人。
音尘:信息、消息,这里指书信。
望断:望到看不见尽头,形容极度期盼。
秋江:秋天的江面。
六六鳞:形容江水波光粼粼,像鱼鳞一样。
正使:即使。
倾家:全部家产。
供:供给,提供。
曲蘖:酿酒的原料,这里指酒。
定知:必定知道。
不解:不会理解。
醉愁人:喝醉也不能解忧愁的人。
翻译
在繁华的成都,谁能传达我的心意和消息?
我望着秋天的江面,只见一片片鱼鳞般的波纹,却不见归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九月晦日作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身处锦城(成都),感到孤独无依,无法寄托书信或情感给远方的朋友。他望着秋天的江面,只见波光粼粼,如同鱼鳞般闪烁,却不见亲友的踪影,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锦城谁与寄音尘"一句,以“锦城”代指成都,表达出诗人身处繁华之地却无人可诉说心事的寂寥。“望断秋江六六鳞”描绘了江面的景象,用“六六鳞”形容江水的波纹,形象生动,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和期待。

接下来两句,“正使倾家供曲蘖,定知不解醉愁人”,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即使倾尽家中所有来买酒,借酒浇愁,诗人深知这并不能真正消除内心的愁苦,因为酒只能暂时麻醉,不能解决根本的忧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渔蓑用元人韵同都下诸子作

老向烟波放小舟,敝蓑憔悴不知愁。

寒江钓雪鸣榔去,夜月叉鱼和网收。

倦倚蓬窗閒拥背,更须蓑笠稳遮头。

晴时好晒台矶上,卧看芦花水国秋。

(0)

六言·其四

阑干欲过还留,绿肥新涨溪流。

花落游鱼影乱,风和鸣鸟声柔。

(0)

八声甘州.子大丈属效湘社集体赋六忆词·其五立

忆立时墙角罢迷藏,瘦影正亭亭。

怕九霞裙皱,仙风吹去,弱骨伶俜。

一样纤纤罗袜,休把婢肩凭。

归燕还相待,早启纱棂。

只是惺松小胆,漫从渠背后,响触云屏。

镇抬头遥望,独自数春星。

把鞋底冰花融暖,赚几回郎觅遍中庭。

拈衣带佩环声静,却误谁听。

(0)

菩萨蛮.咏南洋果品十阕·其八

天孙绣罢抛余铁。生成佛手招山月。上鬓玉纤扶。

青黄云一梳。人生虽梦鹿。穿鼻工须熟。

指巧乞针灵。粗防如汝形。

(0)

浣溪沙慢.登灵岩,依清真四声

土石涌绀碧,烟霭延湖沼。洞深径仄,争路交飞鸟。

残霸故国,一纸斜阳稿。铃语浮屠悄。

凭吊数兴亡,野花零、江枫又老。古春渺。

剩露井波澄,怅廊听落叶,径问旧香,事往吴山晓。

冷翠化云,飞上琴台秒。勿妒天平貌。

妆淡抹浓时,学西湖、螺鬟更好。

(0)

忆江南

芳洲好,难得主人贤。

归路依依花压袖,清光泛泛月随船。一枕小游仙。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