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谁与寄音尘,望断秋江六六鳞。
正使倾家供曲蘖,定知不解醉愁人。
锦城谁与寄音尘,望断秋江六六鳞。
正使倾家供曲蘖,定知不解醉愁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九月晦日作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身处锦城(成都),感到孤独无依,无法寄托书信或情感给远方的朋友。他望着秋天的江面,只见波光粼粼,如同鱼鳞般闪烁,却不见亲友的踪影,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锦城谁与寄音尘"一句,以“锦城”代指成都,表达出诗人身处繁华之地却无人可诉说心事的寂寥。“望断秋江六六鳞”描绘了江面的景象,用“六六鳞”形容江水的波纹,形象生动,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和期待。
接下来两句,“正使倾家供曲蘖,定知不解醉愁人”,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即使倾尽家中所有来买酒,借酒浇愁,诗人深知这并不能真正消除内心的愁苦,因为酒只能暂时麻醉,不能解决根本的忧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忆立时墙角罢迷藏,瘦影正亭亭。
怕九霞裙皱,仙风吹去,弱骨伶俜。
一样纤纤罗袜,休把婢肩凭。
归燕还相待,早启纱棂。
只是惺松小胆,漫从渠背后,响触云屏。
镇抬头遥望,独自数春星。
把鞋底冰花融暖,赚几回郎觅遍中庭。
拈衣带佩环声静,却误谁听。
土石涌绀碧,烟霭延湖沼。洞深径仄,争路交飞鸟。
残霸故国,一纸斜阳稿。铃语浮屠悄。
凭吊数兴亡,野花零、江枫又老。古春渺。
剩露井波澄,怅廊听落叶,径问旧香,事往吴山晓。
冷翠化云,飞上琴台秒。勿妒天平貌。
妆淡抹浓时,学西湖、螺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