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普陀慧济寺铜水瓢柄上现大士像》
《虞美人.普陀慧济寺铜水瓢柄上现大士像》全文
清 / 杨玉衔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杨枝甘露随瓢注。镜不烦铜铸。圆通宝相看分明。

犹恨烟云叆叇掩冠缨。现身说法楞严记。

蛤蜊庄严示。此中见佛此中寻。

莫谓眼缘观外未聆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普陀慧济寺的一段神奇经历。诗人杨玉衔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宗教信仰之间奇妙的融合。

首句“杨枝甘露随瓢注”,以“杨枝”象征佛教中的法器,暗示着佛法的甘露般滋润人心。接着,“镜不烦铜铸”则比喻内心的明镜无需外物雕琢,自能照见真我。这一句表达了内心的纯净与自省的重要性。

“圆通宝相看分明”描绘了一种直观的领悟,即通过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可以清晰地看到宇宙间的真理与和谐。“犹恨烟云叆叇掩冠缨”则表达了即使在最美好的时刻,也难免会有遮蔽与干扰,需要不断努力去超越这些障碍。

“现身说法楞严记”引用了《楞严经》中的故事,强调了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来理解佛法的重要性。“蛤蜊庄严示”则以蛤蜊壳的美丽比喻,象征着内在的智慧与外在的庄严,两者相辅相成。

最后,“此中见佛此中寻”表达了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刻都可能遇见佛性,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寻找和感知。“莫谓眼缘观外未聆音”则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仅来自视觉的直接感受,更来自于内心的聆听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教信仰与个人修行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和体验到神圣与美好。

作者介绍

杨玉衔
朝代:清

1869-1943,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以号行,广东香山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三十年(1904)考取内阁中书。官广西知府。民国间曾任无锡国专词学教授及香港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授。曾从朱祖谋学梦窗,后即以笺释吴文英的《梦窗词》扬名词坛。著有《抱香室词钞》、《梦窗词笺》等。晚年蛰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娱。
猜你喜欢

自吟

曾见秦王架石桥,海仙忙迫涨惊潮。

蓬莱隔海虽难到,直好三清却不遥。

(0)

水调歌头.湘阴簿新居

了却意中事,卜筑快幽情。

雨帘云栋深窈,歌笑霭春生。

青嶂碧溪门户,暖翠浮岚衿席,前日展湘屏。

种竹看霜节,栽菊待秋英。九世图,闲居赋,丽人行。

名碑古画,贴遍东阁与西亭。

庭下森兰洁玉,天外骧龙舞凤,心迹喜双清。

频瀹炊茶鼎,听我扣门声。

(0)

游石洞

我来叩石洞,崭绝何从登。

天开一间路,崖列两连屏。

有水泠泠来,委蛇贯中行。

五丁修磴道,引步若余迎。

昏暮坐危阁,萧飕风雨声。

不知身何许,似有通山灵。

晨兴穷所历,石转泉逾清。

绝顶一带垂,方诸函明泓。

想当春夏交,雪练输浮轻。

欲去重倚徙,拳石提蒲生。

归与置窗几,聊以志馀情。

(0)

即事

白墁蠲败壁,墨烬沃尘楹。

瓦阙删茅补,墙穿埏土平。

竹栽檐外个,花植盎中茎。

次第成吾趣,婆娑乐此生。

(0)

书翁卷诗集后

五字极难精,知君合有名。

磨砻双鬓改,收拾一编成。

泉落秋岩洁,花开野径清。

渐多来学者,体法似元英。

(0)

瑞鹤仙令/临江仙

西子湖边春正好,输他公子王孙。

落花香趁马蹄温。暖烟桃叶渡,晴日柳枝门。

中有能诗狂处士,闲将一鹤随轩。

百钱买只下湖船。就他弦管里,醉过杏花天。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