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问何人错铸,九州精铁。
江汉从来雄要地,应付当时豪杰。
未识董龙,是何鸡狗,那与评优劣。
消除尘秽,一轮山上明月。
不道鼓吏高声,悲凉慷慨,洒尽英雄血。
试与寻漳台歌吹,早已花枝攀折。
莫费江东,才人凭吊,更使豪肠裂。
洲边鹦鹉,如何商略回说。
登高望远,问何人错铸,九州精铁。
江汉从来雄要地,应付当时豪杰。
未识董龙,是何鸡狗,那与评优劣。
消除尘秽,一轮山上明月。
不道鼓吏高声,悲凉慷慨,洒尽英雄血。
试与寻漳台歌吹,早已花枝攀折。
莫费江东,才人凭吊,更使豪肠裂。
洲边鹦鹉,如何商略回说。
这首《念奴娇·汉阳》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描绘汉阳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氛围,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沉感慨与对英雄气概的颂扬。
开篇“登高望远”,诗人以登高远眺的姿态,引出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问何人错铸,九州精铁”一句,借铸铁之喻,暗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决策者,提出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疑问。接着,“江汉从来雄要地,应付当时豪杰”赞颂了汉阳作为战略要地的历史地位,以及在此地涌现的英雄豪杰。
“未识董龙,是何鸡狗,那与评优劣”三句,通过对比董龙(历史上一个无名小卒)与真正的英雄豪杰,表达了对真正英雄的推崇与对平庸之辈的不屑。接下来,“消除尘秽,一轮山上明月”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英雄事迹的永恒,如同明月般照亮历史的长河。
“不道鼓吏高声,悲凉慷慨,洒尽英雄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牺牲,表达了对英雄们英勇献身的哀悼与敬仰。随后,“试与寻漳台歌吹,早已花枝攀折”通过寻找历史的痕迹,感叹英雄事迹已被时间遗忘,如同花枝被攀折,暗示英雄精神的逐渐消逝。
最后,“莫费江东,才人凭吊,更使豪肠裂。洲边鹦鹉,如何商略回说”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怀念与对历史传承的担忧,鹦鹉的不解与沉默,象征着历史记忆的模糊与传承的困难。
整首词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穿插历史人物的评价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与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以及对英雄精神传承的忧虑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