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其四》
《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其四》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荻岸何时了,松舟几日停。

波来全蜀白,树去两淮青。

柔橹殊清响,征人自厌听。

不知谁子醉,垂手瞰江亭。

(0)
翻译
芦苇岸边何时才能结束,松木小舟又停泊了多久。
江波涌来,整个蜀地都映成白色,船只离去,两淮两岸的树木显得更加青翠。
轻轻摇动的船桨发出清脆的声音,征战在外的士兵却感到厌倦了这样的声音。
不知道是谁在醉酒中,低垂着手看着江边的亭子。
注释
荻岸:长满荻草的江岸。
何时了:何时能结束。
松舟:用松木制成的小船。
几日停:停留了几天。
全蜀白:江水泛着蜀地的白色。
两淮青:两淮两岸的树木颜色翠绿。
柔橹:轻柔的船桨。
殊清响:特别清脆的声音。
征人:出征的士兵。
厌听:感到厌倦。
谁子:哪位。
瞰:俯瞰。
江亭:江边的亭子。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属于豪放派词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属与自由的向往。

"荻岸何时了,松舟几日停。" 这两句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中的暂停,"荻岸" 和 "松舟"都是古代常见的行旅景象,通过这两个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归期的期待。

"波来全蜀白,树去两淮青。"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波来全蜀白" 可能指的是水流携带着白色的浪花或是波光四溢,而 "树去两淮青" 则描写了树木在季节更替中呈现出的绿意,这些都是诗人旅途所见,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自然景象的美丽。

"柔橹殊清响,征人自厌听。" 这两句则转向内心体验,"柔橹" 指的是细雨或是微风,而 "殊清响" 则可能是指远方传来的某种声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却又感到厌倦,因为那不是他现实中的体验。

"不知谁子醉,垂手瞰江亭。"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副闲适自得的生活场景。诗人不关心周围的人事,只是在江边的一座亭子里,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自由与归属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和施耐公六十初度见赠之作并次原韵·其二

小少胭肢走马坡,暮年在客作常何。

公原靖海将军裔,我亦终南进士科。

蜡烛灰心还坠泪,爨琴焦尾尚高歌。

铜驼荆棘重相见,老泪纵横手自摩。

(0)

和耐公送关介堂原韵·其二

得失穷通爱自如,食贫风味忆当初。

已轻陆子千金橐,懒上刘公一纸书。

往事抛随东海去,故人招隐北山庐。

江湖满地风涛险,且莫临渊再羡鱼!

(0)

沈琛笙五日有感,和其原韵并以慰之·其二

座中高踞老扬雄,且漫频书咄咄空!

仰首遥天飞一鹤,伤心大野战群龙。

抽豪气象干云綵,铸镜光芒射日红。

后有文人徵杞、宋,千秋应识寓公公。

(0)

壬子冬日吴园小集,以「鸳鸯」命题,林湘畹得双元,谢籁轩、赵云石俱得眼。馀兴未已,往宝美楼开宴

神仙不羡羡鸳鸯,搁笔低头让老湘。

争似芙蓉誇及第,故应竹叶喜称觞。

美人自古无常态,醇酒今宵有别肠。

我占便宜舒老眼,累人破费阮公囊。

(0)

太真

鼙鼓声声动地来,梨花无主尽情开。

洗儿百万金钱去,买得胡儿作祸胎!

(0)

斗蟀

儿童偏好胜,时托瓦盆招。

自恃虫能斗,频将草一撩。

平章误君国,太史纪风谣。谁识崇勤俭?

唐风上溯尧。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