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其二》
《江上·其二》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古风

江上传夕烽,直彻燕南垂。

皆言阳师来,行人又奔驰。

一鼓下南徐,遂拔都门篱。

黄旗既隼张,戈船亦鱼丽。

几令白鹭洲,化作昆明池。

于湖担壶浆,九江候旌麾。

宋义但高会,不知兵用奇。

顿甲坚城下,覆亡固其宜。

何当整六师,势如常山蛇。

一举定中原,焉用尺寸为。

天运何时开,干戈良可哀。

愿言随飞龙,一上先于台。

(0)
鉴赏

此诗《江上(其二)》由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描绘了战争场景与对未来的期盼。诗中以“江上传夕烽”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战事的紧张与激烈,烽火直抵燕南,预示着战事的蔓延与紧迫。接着,“皆言阳师来,行人又奔驰”,描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快速行动与紧张气氛。

“一鼓下南徐,遂拔都门篱。黄旗既隼张,戈船亦鱼丽。”几句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的景象,黄旗飘扬,戈船排列整齐,仿佛预示着胜利的曙光。然而,“几令白鹭洲,化作昆明池”,这句转折,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改变,原本宁静的白鹭洲变成了战场的象征。

“于湖担壶浆,九江候旌麾。”描绘了后勤补给的紧张与忙碌,于湖准备食物,九江等待指挥,体现了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然而,“宋义但高会,不知兵用奇”,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战略运用的反思,认为仅仅依靠聚会讨论是不够的,需要创新与奇策。

“顿甲坚城下,覆亡固其宜。”描述了军队在坚固城池下的驻扎与防御,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避免的结局。“何当整六师,势如常山蛇。”表达了对统一军队、发挥整体力量的期待,比喻如同常山蛇般紧密协作,无坚不摧。

“一举定中原,焉用尺寸为。”表达了对迅速平定战乱、统一中原的渴望,认为无需过多的手段与步骤。“天运何时开,干戈良可哀。”则反映了对和平的向往与对战争的哀叹,希望天时能够开启,结束战争的苦难。

最后,“愿言随飞龙,一上先于台。”表达了诗人希望参与并引领国家走向和平与繁荣的愿望,愿意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平的深切渴望,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老人晚得女真真又曾孙女金华皆再周而殇葬塔院后今春焚化用前韵赋诗谨和

窣波影里诵陀伽,古佛灯笼护绛纱。

智慧竭罗虽正果,慈悲妙善亦空花。

怕寒婉娈初拳蕨,望雨醒松细舌茶。

节物感人还自解,有儿何用女当家。

(0)

孙推内子挽诗

玉立金闺客,家人亦许清。

共听秋塞柝,细剔夜窗檠。

娣袂从渠好,儿襦得我平。

西风吹落叶,不尽夕阳明。

(0)

龙尾

浅碛苕花紫,平畦芋梗红。

暝收渔筏雨,凉入酒帘风。

客路三年梦,官身两鬓蓬。

谁知龙尾道,却在鹿头东。

(0)

仙鹤楼避暑

孤塔山光寂,危楼岸影斜。

秋声来木末,客思满天涯。

离列高低树,沧茫隐见沙。

夜凉人被酒,乘月快浮家。

(0)

劝农呈丘帅·其二

南楼健目略江皋,淅蔌风沙响鬓毛。

草色不随壕岸断,柳梢恰与女墙高。

碧幢红旆三边帅,羽扇纶巾一世豪。

坐上捷书来猎猎,官军破贼战方鏖。

(0)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其一皇后閤

太液轻澌泮,温明霁日融。

菜流芳荇碧,花颂瑞椒红。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