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老人晚得女真真又曾孙女金华皆再周而殇葬塔院后今春焚化用前韵赋诗谨和》
《老人晚得女真真又曾孙女金华皆再周而殇葬塔院后今春焚化用前韵赋诗谨和》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窣波影里诵陀伽,古佛灯笼护绛纱。

智慧竭罗虽正果,慈悲妙善亦空花。

怕寒婉娈初拳蕨,望雨醒松细舌茶。

节物感人还自解,有儿何用女当家。

(0)
翻译
在光影摇曳中诵读陀伽经,古老的佛像手持灯笼照亮红纱。
虽然智慧的竭罗法门是正道,但慈悲的妙善也是虚幻如花。
怕冷的小蕨刚舒展拳脚,期待雨水的松树细细品尝茶香。
季节的景色触动人心,无需忧虑,儿女双全各自承担家务。
注释
窣波影:光影摇曳。
诵陀伽:诵读经文。
古佛:古老的佛像。
灯笼:手持的灯笼。
绛纱:红色的纱幕。
竭罗:智慧的法门。
正果:正道。
慈悲:慈悲。
空花:虚幻如花。
怕寒婉娈:怕冷的小蕨。
初拳蕨:刚舒展的蕨类。
醒松:期待雨水的松树。
细舌茶:细细品味的茶。
节物感人:季节的景色触动人心。
自解:各自承担。
有儿何用:无需忧虑儿女。
女当家:女儿也能承担家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以佛教题材和家庭感慨为背景。首句“窣波影里诵陀伽”描绘了在佛塔阴影下诵经的场景,体现了对佛法的虔诚。次句“古佛灯笼护绛纱”则运用比喻,将古佛比作灯笼,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守护。

诗中提到“智慧竭罗虽正果,慈悲妙善亦空花”,表达了对世间一切事物如正果与慈悲的认识,认为即使再美好,也如同空幻的花朵,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怕寒婉娈初拳蕨,望雨醒松细舌茶”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了对女儿的疼爱和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如女儿怕冷蜷缩如蕨,期待下雨时为松树烹茶。

最后,“节物感人还自解,有儿何用女当家”这两句,诗人感慨季节更迭自然触动人心,暗示人生无常,有儿女并不意味着必须由女子承担家庭责任,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佛教哲理与家庭情感,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对世事的洞察。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十二月十八日于穆玄庵所会限韵短歌行

初冬瀛洲在山西,季冬瀛洲在山东。

倏忽万里非缩地,莫是乘云与御风。

五十六十积阴功,福地大地为大同。

玉堂兄弟共十人,十洲共效玉皇忠。

清都广乐与众乐,百妖千怪自神通。

(0)

赠春官许仲颐之京

江东盛才俊,今见会真元。

之子富文华,抱负何超全?

一战三千士,独步文场先。

筮仕入春官,礼乐渐得新。

赠子直清诀,夙夜以惟寅。

(0)

赠少司徒王舆浦之京

负疴颓檐下,嗒然若无怀。

清飙东南来,吹我灵襟开。

舆浦有好音,召命从天来。

邦储得佐理,兵食靡遗乖。

朝廷有正人,四方无厉阶。

(0)

漫天

漫天雪霏霏,遍地生寒威。

一方寒可逃,漫天将安违。

仆夫寒吁天,天若不闻知。

天普而无为,羲和愆其期。

三旬竟不返,阳道亦孔微。

将匪羲和愆,云雨有常师。

彼哉胡不仁,亦已焉乎而。

(0)

太湖二章·其二西崦

刺船过西崦,西崦风光幽。

莫唾西崦石,渐近太湖头。

太湖烟波阔,洞庭渺难收。

(0)

满江红.题画

蓼岸蘋汀,绿水外,数间茅屋。

斜阳小,茫茫暮霭,乱山古木。

似是耕烟得意笔,又疑米老惬心作。

想化工,笔墨已云烟,巧生熟。笔未到,神已足。

真墨宝,出书簏。披图游遍了,胸中丘壑。

妙手荆关今已杳,三王以后无人续。

信平生,品画眼无花,真奇福!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