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雪霏霏,遍地生寒威。
一方寒可逃,漫天将安违。
仆夫寒吁天,天若不闻知。
天普而无为,羲和愆其期。
三旬竟不返,阳道亦孔微。
将匪羲和愆,云雨有常师。
彼哉胡不仁,亦已焉乎而。
漫天雪霏霏,遍地生寒威。
一方寒可逃,漫天将安违。
仆夫寒吁天,天若不闻知。
天普而无为,羲和愆其期。
三旬竟不返,阳道亦孔微。
将匪羲和愆,云雨有常师。
彼哉胡不仁,亦已焉乎而。
这首诗描绘了漫天飞雪的严寒景象,诗人湛若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冬季的冷酷无情。"漫天雪霏霏,遍地生寒威",这两句直接写出雪之大和寒气之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受冲击。接着,诗人通过"一方寒可逃,漫天将安违"表达了对温暖的向往和对无法逃避寒冷的无奈。
"仆夫寒吁天,天若不闻知",通过仆人的呼喊和天的沉默,暗示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天普而无为,羲和愆其期",诗人将天气的变化归咎于太阳神羲和未能按时运行,寓言式的表达中透露出对自然规律的质疑。
"三旬竟不返,阳道亦孔微",进一步强调了冬季的漫长和阳光的稀少,反映了诗人对于温暖回归的期盼。"将匪羲和愆,云雨有常师",诗人认为并非羲和失职,而是自然法则使然,暗示人应顺应自然。
最后两句"彼哉胡不仁,亦已焉乎而",诗人以反问语气责问上天为何如此无情,但又接受了现实,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释然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寓言手法丰富,表达了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温暖回归的渴望。
行锦花阴,隔纱春语,好风香出梅梢。
翠尘帘捲,新树过人高。
休惜年芳晼晚,沧洲梦轻付吴桡。
低回处,江南旧燕,零落谢堂巢。
东风,还似客,梨云粉冷,蕙雪红销。
近清明歌酒,愁欠谁浇。
一卧西楼听雨,閒情倦,别枕笙箫。
前游续,山塘载月,斟酌过横桥。
雉子游原泽,芒芒非故林。
寒秋草叶短,离离露华襟。
念昔志节士,抱道阅飞沈。
龙争而蠖屈,华屋若邱岑。
辗转万变内,崎岖北与南。
若辱全大白,蛟日破重阴。
寤寐岂不思,力弱无能任。
申旦劳太息,悠悠但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