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曾过昌黎伯,信国勤王更驻师。
呼石与谈前代事,铸金重拜昔贤祠。
春风游女飘遗帨,落日行人读断碑。
忠节文章坊宛在,千秋来话此心期。
东山曾过昌黎伯,信国勤王更驻师。
呼石与谈前代事,铸金重拜昔贤祠。
春风游女飘遗帨,落日行人读断碑。
忠节文章坊宛在,千秋来话此心期。
这首诗是丘逢甲在清朝时期创作的,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忠节文章的赞美。首句提到东山与昌黎伯的关联,可能是指东山的历史遗迹与韩愈(昌黎先生)这样的贤者有关。第二句提及信国勤王,暗示了对国家忠诚的精神。诗人亲自驻足,与古人交谈,又重新祭拜贤祠,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第三句描绘春风中游女飘动的遗物,可能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增添了历史的浪漫气息。第四句则写落日时分,行人阅读残破的碑文,反映出岁月流转中历史的痕迹。第五句进一步强调了忠节文章的重要性,这些精神永存。
最后一句“忠节文章坊宛在,千秋来话此心期”总结全诗,表达出诗人对这种高尚品德的期待和传承,希望后人能永远铭记并学习这种忠贞与文采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山重修景贤楼大忠祠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忠义精神的坚守和传承。
荏苒芳春,又青旂映柳,绕陌齐飞。
山斋寂寂閒卧,冷落空闱。
当年少、跃马横戈,思效明时。
信道簸扬无用处,虚名真似南箕。
喜捧云谣一曲,胜玉卮倾酿,绣组裁衣。
还当祝公嘏寿,维岳赓诗。
何须羡、鹏背扶摇,同运天池。
看取次、狼星角敛,亿年国颂昌期。
蕉声疏未断,暗釭簸梦,倦枕十年心。
卷帘秋冉冉,迸泪衰荷,恨染越罗深。
嘶骢路渺,剩领取、风叶清吟。
凝望频、隔江烟水,一雁动寥音。追寻。
欹巾残话,剪烛闲悰。奈云萍无准。
枉几度、蝉停歌轸,燕蘸啼襟。
纵教洗尽星河影,说凄凉、还怨辰参。
孤思永,篝香小阁愔愔。
逼塞人间世,何处足音跫。
逍遥云将东指,一笑谢鸿濛。
多少寿陵学步,却曲楚狂迷路,不出雉樊中。
颠倒百年事,坐误主人翁。拍洪厓,招若士,枵猿公。
不如打扫心地,坐断四山空。
一任虚舟流止,芟尽诸方藤葛,末后句参通。
送者自厓返,谁蹑白云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