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渌西楼后词》
《洞仙歌.渌西楼后词》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画波一面,荡春风幽窕。吹送仙溪旧渔棹。

恁搜香觅翠,燕熟莺驯,须莫是,昨夜梦边曾到。

烟廊三五折,蛎粉墙回,小竹疏花一帘抱。

唤就出帘来,髻乱钗偏,浑未了、残妆草草。

忘阿母、当前易嗔疑,便揽袖牵衣,憨憨低笑。

(0)
鉴赏

此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词中“画波一面,荡春风幽窕”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轻柔、悠然的氛围,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缓缓流动的春水画卷,春风轻拂,波光粼粼,透露出一种静谧之美。

“吹送仙溪旧渔棹”一句,将目光转向湖中的小舟,似乎在讲述着过往的故事,又或是预示着新的开始。接下来,“恁搜香觅翠,燕熟莺驯”,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燕子忙碌于寻觅食物,黄莺则在枝头嬉戏,一派和谐景象。

“须莫是,昨夜梦边曾到”则引入了一丝神秘与遐想,暗示着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联系,让人不禁思考梦境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接着,“烟廊三五折,蛎粉墙回,小竹疏花一帘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雅致,烟雾缭绕的长廊,粉白相间的墙壁,以及那竹影花影交织的帘幕,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唤就出帘来,髻乱钗偏,浑未了、残妆草草”,这一段描绘了女子的形象,虽略显匆忙与不整,却也增添了几分生活的真实感和趣味性。最后,“忘阿母、当前易嗔疑,便揽袖牵衣,憨憨低笑”,通过一个温馨的小插曲,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那份纯真与亲切。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春日场景,同时融入了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美好向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侍讲刘先生使安南

圣主龙飞第一春,远颁正朔命儒臣。

双函钿札翔鸾鹊,万里朱鸢识凤麟。

玉节晓分蛟室雾,宝幢晴拂象厓尘。

悬知奎宿临南土,夜夜清光拱北辰。

(0)

和李翰林题刘吏部溪山图诗韵

金碧溪山翠作林,茅斋潇洒百年心。

庭前鸣鹤趋迎客,水面游鱼出听琴。

白石清泉同谷口,茂林脩竹似山阴。

披图彷佛如曾见,颇觉良工用意深。

(0)

己酉端午后二日病足书情

长夏无端病在趺,天公有意困狂奴。

流离自分填沟壑,踯躅何堪走道途。

秋水鲈鱼思笠泽,琼花杨柳醉江都。

少年乐事真如梦,坐对葵榴泪眼枯。

(0)

忆至乐楼花竹·其二

草阁依清樾,牙签插架齐。

平生有閒癖,未老得幽栖。

题竹诗堪赋,听莺酒可携。

从人争凤沼,我正忆龙溪。

(0)

柳絮

舟中不记春将暮,忽见风中有飞絮。

巧能投隙入青帘,媚欲依人沾白纻。

漫空舞雪真颠彺,天地明远春茫茫。

琼楼玉宇最高处,因风作态随飘扬。

毡铺球转俱无益,雀啄鱼吹供戏剧。

儿童欲捉到手难,始终凭藉东风力。

柳花飞尽春江头,春光欲去不可留。

污池但有青萍合,烟景凄迷柳线柔。

(0)

霸州北门

轺车春尽却南还,病眼凝尘涩远天。

争似益津门外柳,暖风晴日趁三眠。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