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波一面,荡春风幽窕。吹送仙溪旧渔棹。
恁搜香觅翠,燕熟莺驯,须莫是,昨夜梦边曾到。
烟廊三五折,蛎粉墙回,小竹疏花一帘抱。
唤就出帘来,髻乱钗偏,浑未了、残妆草草。
忘阿母、当前易嗔疑,便揽袖牵衣,憨憨低笑。
画波一面,荡春风幽窕。吹送仙溪旧渔棹。
恁搜香觅翠,燕熟莺驯,须莫是,昨夜梦边曾到。
烟廊三五折,蛎粉墙回,小竹疏花一帘抱。
唤就出帘来,髻乱钗偏,浑未了、残妆草草。
忘阿母、当前易嗔疑,便揽袖牵衣,憨憨低笑。
此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词中“画波一面,荡春风幽窕”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轻柔、悠然的氛围,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缓缓流动的春水画卷,春风轻拂,波光粼粼,透露出一种静谧之美。
“吹送仙溪旧渔棹”一句,将目光转向湖中的小舟,似乎在讲述着过往的故事,又或是预示着新的开始。接下来,“恁搜香觅翠,燕熟莺驯”,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燕子忙碌于寻觅食物,黄莺则在枝头嬉戏,一派和谐景象。
“须莫是,昨夜梦边曾到”则引入了一丝神秘与遐想,暗示着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联系,让人不禁思考梦境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接着,“烟廊三五折,蛎粉墙回,小竹疏花一帘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雅致,烟雾缭绕的长廊,粉白相间的墙壁,以及那竹影花影交织的帘幕,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唤就出帘来,髻乱钗偏,浑未了、残妆草草”,这一段描绘了女子的形象,虽略显匆忙与不整,却也增添了几分生活的真实感和趣味性。最后,“忘阿母、当前易嗔疑,便揽袖牵衣,憨憨低笑”,通过一个温馨的小插曲,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那份纯真与亲切。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春日场景,同时融入了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美好向往。
舟中不记春将暮,忽见风中有飞絮。
巧能投隙入青帘,媚欲依人沾白纻。
漫空舞雪真颠彺,天地明远春茫茫。
琼楼玉宇最高处,因风作态随飘扬。
毡铺球转俱无益,雀啄鱼吹供戏剧。
儿童欲捉到手难,始终凭藉东风力。
柳花飞尽春江头,春光欲去不可留。
污池但有青萍合,烟景凄迷柳线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