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溪山翠作林,茅斋潇洒百年心。
庭前鸣鹤趋迎客,水面游鱼出听琴。
白石清泉同谷口,茂林脩竹似山阴。
披图彷佛如曾见,颇觉良工用意深。
金碧溪山翠作林,茅斋潇洒百年心。
庭前鸣鹤趋迎客,水面游鱼出听琴。
白石清泉同谷口,茂林脩竹似山阴。
披图彷佛如曾见,颇觉良工用意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金碧辉煌的山峦比作翠绿的森林,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清新的自然景观。茅草小屋坐落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是主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象征着百年不变的宁静生活理想。
接着,诗人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如鸣鹤的欢迎、水面游鱼的聆听,以及白石清泉、茂林修竹的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和谐与生命力的世界。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心灵与自然界的共鸣。
最后,诗人提到这幅画作仿佛曾经见过,表达了对作品深刻印象和高度赞赏。同时,他指出画家用心之深,暗示了艺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技艺精湛,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图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记山横浅黛,水飏轻波,人泊兰桡。
万古伤心事,把枯筇倚处,说与垂髫。
红愁绿怨难遣,几树夕阳摇。
只短曲乌乌,疏萤闪闪,不觉魂销。飘飘。
向风立,但入望家山,未怅迢遥。
只喜相携去,便苍茫行旅,那许无聊。
多少旧愁新恨,风雨付潇潇。
问游子天涯,苏台夜月何处招。
绮陌骢归,翠堤莺倦,埼岸几番疏雨。
弹指秾春,一笑千金眉妩。
拚付与、残笛西风,更谁共、画船南浦。
掩乡关、黄叶村孤,绕枝剩有乱鸦语。
长杨零落词赋,奈慵扶烟态,楚腰无主。
萍絮茫茫,禁得夜寒风露。
孤俊约、青眼交疏,留纤影、朱阑人去。
愿来生、莫长情芽,愁痕吹又聚。
烛烟凉,筝雨歇,帘影熨秋水。
一寸横波,人倚画屏背。
玉笙吹起春魂,翻阶红药,尽消受、看花情味。
和残醉。经年袖粉零啼,香冷合欢被。
钿缕双蝉,潘鬓竟憔悴。
此情欲说还休,彩云归梦,祗明月、照人无睡。
尘飞不到,甚云閒如我。放鹤归来见深坐。
有松岚合并,幽涧鸣泉,风动处、依约宫商迭和。
一邱聊复尔,桐帽棕鞋,随分商量到清课。
远致属岚家,淡墨溪山,君知否、个中薪火。
蚤点检、秋期记兰荃,便袅尽炉烟,付它寒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