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郎词赋供憔悴。犹有哀时泪。故人千里寄梅枝。
为报江南春好雁来迟。金门一卧垂垂老。
作计消愁抱。明年拟采五湖莼。
相送扁舟载雨到西兴。
庾郎词赋供憔悴。犹有哀时泪。故人千里寄梅枝。
为报江南春好雁来迟。金门一卧垂垂老。
作计消愁抱。明年拟采五湖莼。
相送扁舟载雨到西兴。
这首《虞美人·奉答瞿禅之江》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张尔田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庾郎词赋供憔悴”,以庾信的典故起笔,暗示了诗人的文才与内心的疲惫,引出下文对哀时之情的抒发。接着,“犹有哀时泪”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光流逝而产生的悲凉情绪。
“故人千里寄梅枝”描绘了一幅远隔千里的故人之间通过梅花传递情感的画面,既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寄托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为报江南春好雁来迟”则通过雁的迟缓,表达了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无奈。
“金门一卧垂垂老”一句,运用了汉代金马门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年华已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作计消愁抱”则透露出诗人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排解内心愁绪的努力,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最后,“明年拟采五湖莼”一句,预示着诗人计划在来年前往江南,采摘莼菜,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情趣的表达,更蕴含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相送扁舟载雨到西兴”则描绘了诗人乘船前往目的地时的情景,雨中的扁舟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美,也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未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故人、对自然、对时光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沈沈莲漏,恰重门深锁。小扇挥风爝萤堕。
奈凄凉、院落寂寞帘栊,偏著得,孤冷人儿一个。
似丝愁乱积,欲撇难抛,且拥单衾背镫卧。
腹内转车轮、夜短情长,真不识、梦如何作。
正睡眼、朦胧又惊醒,问瘦弱、吟魂怎生安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