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不记春将暮,忽见风中有飞絮。
巧能投隙入青帘,媚欲依人沾白纻。
漫空舞雪真颠彺,天地明远春茫茫。
琼楼玉宇最高处,因风作态随飘扬。
毡铺球转俱无益,雀啄鱼吹供戏剧。
儿童欲捉到手难,始终凭藉东风力。
柳花飞尽春江头,春光欲去不可留。
污池但有青萍合,烟景凄迷柳线柔。
舟中不记春将暮,忽见风中有飞絮。
巧能投隙入青帘,媚欲依人沾白纻。
漫空舞雪真颠彺,天地明远春茫茫。
琼楼玉宇最高处,因风作态随飘扬。
毡铺球转俱无益,雀啄鱼吹供戏剧。
儿童欲捉到手难,始终凭藉东风力。
柳花飞尽春江头,春光欲去不可留。
污池但有青萍合,烟景凄迷柳线柔。
这首诗描绘了柳絮在春风中的轻盈舞动,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以“舟中不记春将暮”开篇,巧妙地引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随后通过“忽见风中有飞絮”一句,将读者的视线聚焦于柳絮这一自然现象上。
“巧能投隙入青帘,媚欲依人沾白纻”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柳絮以灵性,它们似乎在寻找缝隙,想要靠近人们,展现出柳絮的灵动与可爱。接下来,“漫空舞雪真颠彆,天地明远春茫茫”描绘了柳絮在空中飘舞的情景,仿佛是雪花一般,给广阔的天地增添了一抹春意,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
“琼楼玉宇最高处,因风作态随飘扬”进一步渲染了柳絮的高雅与随性,它们仿佛在琼楼玉宇间翩翩起舞,随风而动,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然而,柳絮的美丽并非没有代价,“毡铺球转俱无益,雀啄鱼吹供戏剧”,它们虽然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却无法带来实际的利益,只能成为戏谑的对象。
最后,“儿童欲捉到手难,始终凭藉东风力”表达了柳絮虽轻盈,但也受到自然力量的影响,尤其是东风的推动。而“柳花飞尽春江头,春光欲去不可留”则点明了季节更替的无奈,春光易逝,无法挽留。“污池但有青萍合,烟景凄迷柳线柔”则是对环境变化的描述,即使在污浊的池塘边,也有一片青萍与柳线的柔美,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柳絮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青原山气郁盘纡,去郭连村十里馀。
洗钵水香晨粥后,读书灯烬晓钟初。
晴天小阁收摩衲,煖日轻云护苾刍。
愿得明年筋力健,径寻溪路访深居。
蹋鞠复蹋鞠,佳人当好春。
金刀剪芙蓉,纫作满月轮。
落花游丝白日长,年年他宅媚流光。
绮襦珠络锦绣裆,草裀漫地绿色凉。
揭门缚綵观如堵,恰呼三三唤五五。
低过不坠蹴忽高,蛱蝶窥飞燕回舞,步矫且捷如凌波。
轻尘不上红锦靴,扬眉吐笑颊微涡。
江南年少黄家多,刘娘刘娘奈尔何!
只在当年旧城住,门前一株海棠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