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声》
《秋声》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古风

赤炜谢烦蒸,凉飙正淅沥。

中宵入耳来,宛如风雨激。

蟋蟀秋悲音,寒螀助太息。

时变万品移,念此令人惕。

弱质非金石,那能保朝夕。

所以古之人,为学如不及。

奈何龉龊士,逝矣不复惜。

盛年馀二期,犹为世俗溺。

谁知委化去,一日难再得。

圣学久已湮,前修亦寥寂。

耿耿心徒劳,归宿当何适。

丈夫贵日新,无使终身戚。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声》,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赤炜谢烦蒸,凉飙正淅沥”描绘了夏日炎热逐渐消退,凉爽的风开始吹拂的情景。接着,“中宵入耳来,宛如风雨激”进一步渲染了夜晚凉风的清新与力量,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唤。

“蟋蟀秋悲音,寒螀助太息”两句则通过秋虫的声音,表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哀愁与感慨。诗人借秋虫的鸣叫,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时变万品移,念此令人惕”点明了自然界万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让人感到警醒。接下来,“弱质非金石,那能保朝夕”以比喻的手法,强调了生命之脆弱,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

“所以古之人,为学如不及”表达了古人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的态度。然而,“奈何龉龊士,逝矣不复惜”却揭示了有些人对待时间的轻视与浪费。

“盛年馀二期,犹为世俗溺”提醒人们即使在壮年时期,也容易被世俗所束缚,失去自我。最后,“谁知委化去,一日难再得”表达了对时光不可逆转的无奈与惋惜。

“圣学久已湮,前修亦寥寂”感叹古代圣贤学问的失传与后继无人的现状。“耿耿心徒劳,归宿当何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迷茫,以及对人生方向的探寻。

“丈夫贵日新,无使终身戚”作为结语,鼓励人们要不断进步,避免因停滞不前而终日忧愁。整首诗通过对秋声的描绘,抒发了对时间、生命、学习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观鸬鹚捕鱼二首·其一

画舫开筵酒共传,鸬鹚出水得鱼鲜。

莫教鼓吹惊飞去,立在滩头不上船。

(0)

都下寄友人五首·其四

东溪溪上树交加,潇洒茅堂傍竹斜。

何日归来频过子,共尝春笋摘枇杷。

(0)

寻春

莫怪寻春意欲颠,水边林下辄留连。

等閒别却东风去,欲识东风又隔年。

(0)

和沈凤峰閒居述怀四首·其四

散适田园不系身,乾坤无已一陈人。

愁逢秋晚愁偏剧,爱到孙曾爱转亲。

北斗太山还夙仰,清风明月是佳宾。

幽居养得心恬静,不着人间半点尘。

(0)

再叠二首·其一

来玉亭边冠盖集,五云深处御筵开。

式从星履陪高会,快睹奎光烛上台。

凤敕重宣颁异数,麟袍新赐称春裁。

试披简册论遭际,再咏明良仰盛哉。

(0)

钱塘侯崇礼至有诗因和答

漠漠秋阴杂雨霏,登山有兴漫都违。

坐深驲榻吟偏剧,望杳仙舟思欲飞。

万里壮心瞻日近,五更清梦逐潮归。

相看心事还相信,岁晚冰霜共结依。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