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溪上树交加,潇洒茅堂傍竹斜。
何日归来频过子,共尝春笋摘枇杷。
东溪溪上树交加,潇洒茅堂傍竹斜。
何日归来频过子,共尝春笋摘枇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东溪溪畔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树交加”、“潇洒茅堂”、“傍竹斜”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期待着友人能早日归来,一同品尝春天的新笋与成熟的枇杷,共享这份自然的馈赠和生活的乐趣。
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温暖与和谐,仿佛置身于那片竹林茅舍之间,与友人共享天伦之乐。
盛夏众芳息,景物殊寂寥。
庭前有百合,颖然学春娇。
数枝己耸茂,百朵尤富饶。
拥蔽因巨叶,纷数假长条。
吐秀偏得地,争妍欲干霄。
素粉间璎珞,轻黄染琼瑶。
静若宝幢植,动如鸣佩摇。
尽向杲日丽,不畏炎风飘。
太守雅好事,得之诧朋僚。
绮思入新句,彩图上轻绡。
众目遂赏玩,英华不虚凋。
此物既异常,论议有以招。
人情爱恶间,轻重何以辽。
或谓花之祥,或讥草木妖。
嗟予岂博物,智虑随日消。
欲穷造化理,茫昧增无聊。
疑此亦偶然,发之自根苗。
莫议妖与祥,为公续长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