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张家渡遇云庵生辰》
《过张家渡遇云庵生辰》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十月十六谁宗旨,无声三昧重拈起。

十方三世侧耳听,刹刹尘尘俱解义。

双林树开荣枯枝,宝塔佛分生灭理。

一丝不挂露堂堂,要识云庵今日是。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生命、宇宙和存在的深刻洞察。首先,“十月十六谁宗旨”,以时间点的特定性引出对禅宗核心理念的探讨,暗示了禅宗追求的不仅仅是表面的仪式或时间的流逝,而是深入内心的真理发现。

“无声三昧重拈起”,“三昧”在佛教中指定心专注的状态,这里强调的是在静默中领悟禅宗的精髓,即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能触及到宇宙的奥秘,无需外在形式的引导。

“十方三世侧耳听,刹刹尘尘俱解义”,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普遍性和无边界性,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在宏观的宇宙还是微观的尘埃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意义。这体现了禅宗对万物平等、相互联系的深刻理解。

“双林树开荣枯枝,宝塔佛分生灭理”,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生命的循环与变化,双林树的荣枯象征着生命的更迭,宝塔与佛像则代表了智慧与精神的永恒。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与哲学融为一体,揭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动态平衡。

“一丝不挂露堂堂,要识云庵今日是”,最后两句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禅宗追求的境界——去除一切外在的束缚,直接面对真实的自我。这里的“云庵”可能指的是某种象征,代表了禅者内心深处的觉醒与自由。整首诗以此结束,留给读者深思的空间,鼓励人们去探索内在的真理,超越表象,直达心灵的核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禅宗的哲学思想,还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智慧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偶怀寄台院孙端公棨

才拙道仍孤,无何舍钓徒。

班虽沾玉笋,香不近金炉。

雨露瞻双阙,烟波隔五湖。

唯君应见念,曾共伏青蒲。

(0)

府中寓止寄赵大谏

老作含香客,贫无僦舍钱。

神州容寄迹,大尹是同年。

密迩都忘倦,乖慵益见怜。

雪风花月好,中夜便招延。

(0)

中台五题.牡丹

乱前看不足,乱后眼偏明。

却得蓬蒿力,遮藏见太平。

(0)

下第退居二首·其一

年来还未上丹梯,且著渔蓑谢故溪。

落尽梨花春又了,破篱残雨晚莺啼。

(0)

假守昭平郡,当门桂水清。

海遥稀蚌迹,峡近足滩声。

(0)

赠强山人

或掉轻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前溪。

草堂竹径在何处,落日孤烟寒渚西。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