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寻春意欲颠,水边林下辄留连。
等閒别却东风去,欲识东风又隔年。
莫怪寻春意欲颠,水边林下辄留连。
等閒别却东风去,欲识东风又隔年。
这首明代诗人孙承恩的《寻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人们追逐春意的喜悦与失落。首句“莫怪寻春意欲颠”,开篇即以一种轻松诙谐的口吻,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与渴望,仿佛在春日的追逐中有些许疯狂,但这种行为背后是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接着,“水边林下辄留连”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场景之中,水边林下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仿佛每一处都蕴藏着春天的秘密。
然而,好景不长,“等閒别却东风去”,时光如白驹过隙,春天总是匆匆而过,不经意间便与之擦肩而过。最后一句“欲识东风又隔年”则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再次相遇春天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深深眷恋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孙承恩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转折的手法,从对春天的热烈追求到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再到对未来的期待,情感层次丰富,引人深思。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象描绘得生动具体,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春日的美好与短暂。
石径融积霜,桐檐散霏烟。
良辰携佳友,登览思悠然。
青山如故人,历历揖我前。
独怜亭前松,岁晚含清妍。
昔至始过膝,今来已齐肩。
抚物动深慨,人生无百年。
浮华易衰谢,流序倏徂迁。
不朽㦯可托,吾将企前贤。
真人契玄冲,翩翩泠风俱。
游行一气中,流耀周八区。
丹雀衔白环,来授宝秘图。
内感炎灵方,欲采三素腴。
鍊成赤明液,郁华凝黍珠。
苍龙为濯氛,上玄来辟非。
将期学真侣,度之升紫虚。
自知滞尘凡,何能应玄符。
颇闻琵琶峰,肉芝发琼荂。
玉掌如婴儿,烈日暴不枯。
定当分刀圭,成此列仙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