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尽沙为地,竹枯水过篱。
龙池蛙带子,佛顶雀衔儿。
古迹钱王是,残经宋代疑。
道旁龟剥落,草里卧丰碑。
金尽沙为地,竹枯水过篱。
龙池蛙带子,佛顶雀衔儿。
古迹钱王是,残经宋代疑。
道旁龟剥落,草里卧丰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嘉兴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的感慨。首联“金尽沙为地,竹枯水过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荒凉之景,金尽沙满,竹枯水流,展现出一种苍凉与寂寥的氛围。颔联“龙池蛙带子,佛顶雀衔儿”则转向对自然生命的观察,龙池中的青蛙带着幼仔,佛顶上的小鸟衔着食物,虽在荒废之地,但生命依然顽强地展现着生机。
颈联“古迹钱王是,残经宋代疑”提到了历史人物和时间的流逝,钱王作为古迹的象征,代表着过往的辉煌,而残存的经书则让人怀疑是否真的来自宋代,暗示了历史的模糊与变迁。尾联“道旁龟剥落,草里卧丰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自然的交融感,剥落的龟壳与躺在草丛中的丰碑,既是自然界的痕迹,也是历史的见证,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素情忻晏游,硕人事永矢。
上此万仞山,复沿北溪水。
顾瞻江海流,神去苍茫里。
后峰千里来,旁嶂两川起。
往昔窗中翠,今兹巅上视。
佳哉是观游,吾乡亦信矣。
大远江南信,先标水部诗。
名花真创见,帝力本无时。
香挟湘兰发,清含塞角吹。
仙家惭幻术,官阁动吟思。
何事蝉号露,偏欣雀啅枝。
金飙从劲厉,玉树独华滋。
骤讶园丁报,将谋驿使驰。
生荑差足拟,雕叶未为奇。
姑射神如下,孤山鹤也疑。
白华宜晰补,黄落失骚悲。
积素临枫岸,飞英堕槿篱。
催妆殊早计,赴陇异恒期。
冷艳山堪许,幽芳众岂知。
冰壶舒夜蕊,黍谷变春姿。
调鼎徵天瑞,濡翰共谱之。
岁寒堂前岁寒柏,接见东君无愧色。
正似屠龙方外人,绿鬓还生未垂白。
酒杯放手情已疏,可鄙当时背文客。
世态何足留齿牙,且践清阴坐幽石。
云门对面如有情,安得青童报消息。
莫使仙人开北扉,见我劳生空汩汩。